原创 旧西藏老照片:贵族小姐容颜惊人,农奴女孩衣衫破烂,命如草芥
创始人
2024-08-01 14:02:12
0

引言

西藏,作为无数人心灵的归宿,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朝圣者。他们渴望一睹冈仁波齐、纳木错、大昭寺、布达拉宫等圣地的风采,在海拔四千米的高原上,这里仿佛是纯净的世外桃源。

然而,在六十多年前,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一百多万藏民来说,西藏,无疑是人间地狱。

随着岁月流逝,当年的百万农奴已经成为历史,我们只能在旧西藏的老照片中窥探到残酷的真相。

一、西藏百万农奴

一张西藏的老照片,照片中一群老人、妇女和儿童跪坐在大街上乞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他们在摄影师的相机前神态自若,仿佛自己就应该过着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

她们生下来就是奴隶,需要一辈子为当地贵族服务。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却只能换来几勺食物勉强果腹。

当时西藏的总人口为122.8万,农奴的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16万。也就是说,95%的西藏人民都生活在这样的地狱之中。

这就是在1959年之前,居住在西藏地区绝大部分人的真实生活。

西藏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地处青藏高原的环抱之中,平均海拔4000米。在这12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高原上,西藏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封闭的环境,成为农奴制度的温床。

在公元10世纪,西藏社会逐步形成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这一制度下,随着私有制不断发展,贵族阶层将大量的土地、农田化为己有,并将原本自由的农民转变成自己的奴隶。

公元1271年,忽必烈的铁蹄征服了西藏,将其纳入元朝的疆域之中,从此,西藏变成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只是,山高皇帝远,此后的几百年间,不论中原大地朝代如何更迭,社会如何发展,思想如何演化,都无法影响到这里奴隶制的发展壮大。

渐渐地,占西藏人口总数5%的三大领主逐渐掌握全部的生产资料,将其余95%的藏民改造成了奴隶。

事实上,农奴制度并不是西藏地区独有,纵观世界历史,西方的许多国家都存在这样的时期。

然而,当17世纪,欧洲发起启蒙运动,将自由、平等和民主的观念传输给世人,当伏尔泰、卢梭等人喊出“天赋人权”的主张时,同时期的西藏,却先后颁布了骇人听闻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

《法典》指出,人不是平等的,而是按照血统的贵贱、职位的高低分为三六九等,所以农奴生来就应该接受奴隶主的统治,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同时,为了保障奴隶主的权益,《法典》说明,他们可以对奴隶进行买卖交易,如果奴隶不听从,可以随意将他们割舌、剁手、挖眼甚至屠杀。

从此,在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百万农奴过上了命如草芥的生活。

二、贵族的桃源,农奴的地狱

为什么农奴们没有反抗呢?

这就不得不提西藏的政教合一制度。西藏的人民信奉佛教,奴隶主为了防止奴隶反抗,用神权来解释这一切,定义他们生而受苦,只能认命。

原本朴素的宗教信仰,却被政治用来统治人心,从此,西藏的政权被神权庇护,神权凌驾在政权之上,演化成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

在政教合一的西藏,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是农奴主,又称为“三大领主”。同样地,他们将奴隶也分为了三等:差巴、堆穷和朗生。

从此,三大领主们过上贵族生活,既然他们拥有西藏全部的土地、森林、牧场和奴隶,那么在这片土地上,只要他们想要的,都可以得到。

贵族们建造豪华的庄园以供享乐,吃穿用度奢侈无比,他们佩戴珠宝、品尝珍馐,日常使用的工具都要从国外采买。

而这一切,都是奴隶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在农奴主制定的游戏规则里,所有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都是他们的,差巴可以向他们租用田地、牛等用来生产,前提是缴纳足够的税。

“苛税如牛毛,从生交到死。”这是西藏农奴时代的谚语,侧面反应了农奴主们苛捐杂税的本质。

农奴的一生要交200多种税。从出生开始,他们就要准备向农奴主缴纳出生税,以后按年交人头税,农奴死了还要交收尸税,林林总总的税成为了压在差巴身上的千斤顶。

差巴像是推着巨石的西西弗斯,他们用最落后的生产工具,一家人齐上阵,在租来的田里,用租来的牛耕地,收来的粮食基本上都交给了农奴主,还要倒欠他们一屁股债。

这样的模式之下,差巴很快破产,入不敷出之后,只能向农奴主借贷。而农奴主的高利贷则会成为差巴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久,差巴就会落到农奴的下一等级,堆穷。堆穷只能依附着农奴主,为了还债,他们为农奴主耕地种田、帮工劳作。

农奴主的债是高利贷,利滚利遥遥无期,就这样,堆穷很快就会沦落到朗生。而朗生,则是农奴主眼中最低贱的生物,连牛马都不如,被叫作“会说话的工具”。

到了这一步,一个崭新的奴隶诞生了,农奴主无论是打骂侮辱,还是残害杀死他们,都不会有人来追究,这就是农奴的命运。在有关西藏农奴历史的纪录片中,接受采访的农奴时代亲历者们,回忆起当年,无不沉重地眼含热泪,那是他们不愿回首的过往。

直到1959年3月28日,周总理签署国务令,宣告西藏地方政府解散,农奴制度彻底覆灭,这一天116万藏民已经等了太久。

三、告别旧时代的西藏

从1951年西藏解放,到1959年农奴制覆灭,这一步我们整整走了8年。

当时西藏地方政府实际被三大领主把控,他们所代表的奴隶主利益已经根深蒂固,表面上做出改革的意愿,实则联合西方反华势力,企图分裂祖国统一,永远地实施他们的农奴制。

然而,无数农奴们走出家门,在取消农奴制度的请愿书上签字,他们上街游行、焚烧自己的奴隶契约,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们不愿再忍受,不愿再做奴隶,他们也要活成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公民。

在西藏解放军和百万农奴共同努力下,西藏库领主企图分裂祖国的妄想破灭,从此西藏的人民们告别了旧时代。

如今大家去到西藏,那些随处可见的转经筒,其实也与西藏的奴隶制有关。那些永世为奴的人,他们也希望能得到保佑,可惜一个字都不认识,便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转一圈就当是自己祈祷了一遍。祈祷或许有一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早... #热问计划#早上六点半,小区早餐摊的煤炉又支起来了。白汽裹着豆香窜出来,大爷掀开木盖,瓷碗里浮着颤巍...
原创 闯... 大家好呀!动画菌又带着超甜的分享来啦~今天要带你们穿越到岛国街头,体验当一天JK樱花妹的快乐!准备好...
原创 秋... 老话说“秋补食为先,选对才养人”,秋天大家总爱买苹果、香蕉当季果,其实还有样好东西被忽略了——鸡头米...
穿越荆楚,文化润心——2025... 武汉长江大桥的月色、炎帝故里的香火与武当山的云雾,如何在一场旅程中交织成生命的醍醐?穿越荆楚,文化润...
安徽3日游美食推荐,黄山三日游... 嘿,朋友们!是不是总想着找个时间去好好旅游一番,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魅力和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安徽,就是...
报告派研读:2025年日本游戏... 日本游戏行业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游戏市场,2024年市场规模达166亿美元。 华泰证券...
荆州超级文旅月推出200余场惠... 楚文化节恰逢国庆中秋 荆州超级文旅月推出200余场惠民活动 9月19日晚,荆州区文旅局在荆州火车...
“威尼斯之狮”竟是中国制造? 武则天母亲杨氏顺陵陵前的石狮 清朝人画的狻猊图 “威尼斯之狮”的造型 钱选《西旅献獒图》...
网友称青岛网红打卡点“石老人”... 9月21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青岛崂山区的网红拍照打卡点“石老人”山洞发生坍塌,呼吁大家不要贸...
长白山迎“醉”美金秋季 长白山... 本文转自:人民网9月22日,长白山天池美景。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人民网长白山9月23日电 (记者李洋)...
在小众高颜值的将府公园里领略森... 在北京,有一处宝藏小众公园——将府公园,它静谧而美好,无论是春天的二月兰花海,还是一年四季都在的穿越...
北京旅游新势力崛起!好途旅游成... 近年来,随着个性化旅游需求激增,北京高端定制游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在最新发布的《2025中国高端旅游...
安徽家庭5日游怎么玩,黄山五日... 家人们,咱们都知道“百善孝为先”,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能好好陪陪父母。带父母出去旅游,让他们看看祖...
去北京5天4晚参团多少钱,北京... 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的北方。它是中国的首都,承载着三千多...
四川5天4晚行程怎么安排,国庆... 四川,这片位于中国西南的神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宝地。从巍峨的雪山到蜿蜒的江河...
安徽3日游旅游攻略,国庆黄山三... 宝子们,安徽黄山那可是旅游界的“大明星”,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每一样都美得让人窒息。很多朋友想去...
南京秋糖必看!山西杜康清香系列... 《2025中国清香白酒产业发展报告》发布。据统计,2024年,中国清香白酒产能约170万千升,同比增...
今日水素:隐藏的热量陷阱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许多人依赖外观或名称判断食物热量,却常落入“低卡错觉”的陷阱。有些食物看似轻盈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