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北京的人来说,肉龙都是小时候最美好的记忆,其实小时候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会给每个人发一个小瓷碗,每个小碗里面都有一个肉龙。这东西基本上学校每周都要吃一次,这是固定每周周三的时候吃,每次到周三的时候,早上我就会起的特别早,就为了早点去学校吃早餐,去得早的话就可以早点吃,可以吃得更多,那时候我妈妈总说我没出息,妈妈也在家尝试给我做,但是总觉得妈妈做出来的味道没有幼儿园的好吃,感觉在幼儿园里面大家一块吃的,才是最好吃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每次看到这种肉龙我都忍不住想吃,北京孩子记忆中的“肉龙”看着就高兴,作为吃货我真的忍不了!
一些老北京人也管肉龙叫做是懒龙,是北京比较有特色的一个面食了。其实叫做懒龙也是有原因的,这个是那种,想吃包子,但是又懒得动手包包子的人,创造出来的一种面食,你包包子要省劲太多了,但是做出来的味道就跟包子的味道差不多,小时候上幼儿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幼儿园里面的这个肉龙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吃过这种面食。我感觉比包子要好吃很多,而且吃起来特别的过瘾。
但是吃肉龙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了,因为肉都是卷在面里面的,我们一般吃的时候,都会拿一个小碗,把它放在碗里面,吃的时候就算是撒出来也撒在碗里面,如果拿手吃的话,就需要用一只手捏着中间,然后另一只手接在下面,如果肉不小心掉下来的话就掉在手上,就怕肉不小心掉在地上,那就太可惜了。我记得我们班有一个同学,老师每次给我们发这个,他都只吃里面的肉馅儿,不吃外面的面皮。不管老师怎么说都不肯吃,真是太浪费了。
松软柔韧的面皮,包裹着一层层鲜香的肉酱,一口下去,唇齿之间瞬间充满了浓郁的酱香。肉龙对北京孩子来说简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