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造假牛肉”市场泛滥!做法极其恶心,以后买牛肉认准这5点
创始人
2025-09-08 00:02:11
0

牛肉是一种常见的肉类食材,凭借着鲜嫩的味道,在市场上收获众多好评。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牛肉的品质令人担忧。

“人造假牛肉”更是在市场泛滥横行,通过“科技与狠活”用低价的鸡肉、鸭肉进行伪装,华丽转身成牛肉进行售卖。

居然还有黑心商家用老鼠肉假装牛肉,想想都觉得恶心。

这以后我们再买牛肉时,怎样去区分呢?

质疑牛肉,没有以前好吃

四川的刘女士网购了一份色泽诱人的“风干牦牛肉”,咬下第一口,直觉就告诉她不对劲。

这份疑虑促使她将肉干送检,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三份样品中,一份检出猪肉,两份检出鸭肉,唯独没有牦牛的影子。

这并非个例。

在暴利的驱使下,一些商家正致力于一场惊人的“食品魔术”。

售价高达75元一斤的“牦牛肉干”,其真身可能是成本仅20元一斤的鸭肉或猪肉。

它们经过浸泡在牛肉香精、骨髓浸膏调制的“魔法药水”中,再辅以上色工艺,最终实现了从口味到外观以假乱真的“华丽变身”。

早在2022年,有关媒体就报道出,江苏淮安的一对夫妻将猪肉制成假牛肉,出售获利80多万!

这些假肉干的销售网络从线上电商延伸至线下特产店,甚至深入监管相对薄弱的乡镇集市。

更有厨师爆料,此类“科技肉”早已渗透至部分餐馆和夜宵摊,被重口味调料包裹后难以辨别。

其原料来源更是触目惊心,除廉价禽肉外,不法分子甚至使用应被处理的老母猪肉、种猪肉,通过注水、与真牛肉边角料混合压缩来冒充真品。

最高级的“合成牛肉”则用鸡蛋白、蒟蒻粉混合添加剂,经机器拉出纤维感,营养价值近乎为零。

这远不止是经济欺诈,更是一场关乎健康的隐形赌博。

当食物的真实身份成谜,我们吃下的每一口,都成了未知的风险。

华丽转身

市场上售价六七十一斤的牛肉,让某些人看到了“商机”。

他们用二十元一斤的猪肉鸭肉,炮制出一场偷梁换柱的食品骗局。

这场“华丽变身”的核心是一场化学洗礼。

猪肉或鸭肉被浸泡在一种名为牛肉粉的特制溶液中,其中高浓度的牛肉香精、骨髓浸膏等添加剂,能彻底掩盖原料本身的气味,为其注入浓郁的“牛肉灵魂”。

为使色泽逼真,老抽糖色成为必不可少的化妆品,为苍白的肉坯涂抹上诱人的酱红色。

对于追求更高仿真度的“魔术师”,手段更为极端。

他们采购真牛头、牛脚摆摊设点,甚至用胶水将假肉粘在牛脚上,以增加可信度。

更恶劣的则选用应被淘汰处理的老母猪肉或种猪肉,通过反复注水、与真牛肉边角料同煮压模的方式来以假乱真。

最高阶的戏法名为“人工合成牛肉”。

将鸡蛋白、蒟蒻粉与各类添加剂混合,掺入少量牛肉边角料增加风味,再用氢氧化钠处理成糊状,通过机器强力拉出蛋白质纤维,最终制造出纹理逼真、却毫无营养价值的“完美牛肉”。

而这还没完。

流向谁的餐桌

经过精心“化妆”的假牛肉,正通过多条隐蔽渠道,悄然抵达消费者的餐桌。

线上平台是其重要舞台。

不法商家将假肉干包装成“高原特产”、“农家自制”风干牦牛肉,通过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销售。

利用精美的图片和显著低于正品的价格,它们精准吸引并欺骗着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

线下渠道则更显狡黠。

这些假牛肉瞄准了监管相对薄弱的乡镇集市与庙会

摊贩们利用农村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打着“特价牛肉”、“79元一斤”的幌子,进行流动作案。一旦得手便迅速转移,给监管查处带来极大难度。

更令人防不胜防的是餐饮业的渗透。

据业内厨师透露,部分小餐馆、夜宵摊乃至麻辣烫店铺,已成为这类假牛肉的稳定销赃地。

在重油、重辣、浓烈调味料的掩盖下,这些经过“深加工”的肉品被制成牛肉串、牛肉片、牛肉丸子,几乎无人能辨其真伪。

这些“演员”的巡演路线勾勒出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怎样辨别真假牛肉

面对以假乱真的牛肉,普通消费者只需掌握五招,即可练就识破伪装的火眼金睛。

第一招“观其色”。

真牛肉呈现均匀的深红色,肌理粗糙分明,表面略带风干感。

假牛肉则颜色不均,或过于艳红,纹理呆板缺乏自然走向,表面常呈现不正常的湿润或水光。

第二招“闻其味”。

新鲜牛肉带有淡淡的天然腥味。

经过化学处理的假牛肉,要么气味寡淡,要么散发出过于浓郁、不自然的香精气味,仿佛过度喷洒香水的伪装者。

第三招“触其感”

用手指轻触牛肉表面,真牛肉微干不粘手。

假牛肉则常因添加剂残留而触感粘腻,按压时能感到明显的水分和软塌感。

第四招“试其弹”

这是最有效的检验方法。用手指按压牛肉,真牛肉质地紧实,凹陷处能迅速回弹恢复原状。

假牛肉缺乏肌肉纤维,按压后凹陷持久,回弹缓慢甚至留下明显指印。

第五招“衡其价”,这是最简单直接的判断准则。

永远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

当牛肉价格远低于每斤六十元的正常市场价时,背后极有可能隐藏着猫腻。坚守从正规渠道购买的原则,是避开陷阱的最可靠保障。

掌握这五招实用技巧,便能大幅降低遇到“牛肉演员”的风险,让餐桌上的美味更加真实安全。

让“假”牛肉无处可逃

假牛肉的泛滥本质是一场围绕暴利的疯狂追逐。

三四倍的差价让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用猪肉鸭肉上演了一出出偷梁换柱的戏法。

从化学药液的浸泡上色,到人工合成的以假乱真,造假技术不断升级,最终通过线上平台、乡镇集市和餐饮终端流向无数消费者的餐桌。

这场造假盛宴的背后,是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现实挑战。

违法作坊流动作业,犯罪团伙分工协作,形成了隐蔽的生产销售链条。

当前主要依靠消费者送检和部门抽检的发现机制,确实存在滞后性和被动性。

面对这种情况,消费者自我防护意识的觉醒至关重要。

选择正规可靠的购买渠道,是对自身健康最基础的保障。

真正要实现"假的无处可藏",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

监管部门需要创新监管方式,加大打击力度,电商平台应当强化审核责任,餐饮企业必须严守诚信底线。

每个环节各尽其责,才能共同织就一张食品安全防护网。

食品安全不容妥协,每一声对造假的说"不",都是在为这个目标添砖加瓦。

参考资料

文登载与正北方网2017年2月9日关于“如何快速挑选出好牛肉 从这几方面鉴别”的报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武汉热干面:芝麻酱香裹筋道面,... 热干面作为湖北武汉的经典早餐,以其浓郁的芝麻酱香与筋道的面条完美结合,深深烙印在湖北人的早餐记忆中,...
原创 开... 新学期一到,早餐就成了不少家长的“头号难题”。光喝牛奶、豆浆已经不够全面,孩子要长得高、学得好,大脑...
港澳双城记:从米其林星光到市井...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维多利亚港,香港深水埗的大排档已飘起虾干的咸香,老板阿明正蹲在门口分拣刚从维多...
云南哪里的白茶最好最正宗?云南... 近年来,南涧县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以打造“云南白茶第一县”为目标,通过政策扶持...
糖醋里脊新做法!外酥里嫩,酸甜... 糖醋里脊,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经典中华美食,凭借其外酥里嫩、酸甜适中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今天,我要为大...
南京美食攻略:这些地方让你流连... 南京,作为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美食种类丰富多彩,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品尝。今天,就跟随我...
煎蛋饺不破的秘诀!小火慢煎勤翻... 【元描述】煎蛋饺怎么不破皮?冬至年夜饭少油更香!教你小火慢煎、勤翻面、搭配蔬菜与全谷。含煎蛋饺不破皮...
鸡腿的 10 种家常做法:零失... 鸡腿堪称厨房里的 "万能选手",肉质鲜嫩易入味,做法多样不翻车。无论是上班族的快手晚餐,还是周末的家...
腌萝卜咸菜方法大揭秘!这样做萝... 腌萝卜咸菜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小菜,口感爽脆,味道鲜美。但是,如何腌制出好吃的萝卜咸菜呢?今天,就让我...
软糯香甜的糍粑,为何让人欲罢不... 糍粑的前世今生 糍粑这种传统小吃,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最初是农民在丰收时节用来庆祝的食品,后...
邵阳米粉:红油汤 + 牛肉码,... 本文围绕邵阳米粉 “红油汤 + 牛肉码” 的核心特色展开,先简述其在湖南米粉江湖中的独特地位,再从历...
原创 研... 研究发现调整主食结构可降低癌症风险,推荐三类主食:全谷物、豆类和根茎类,具体分析如下: 研究背景与核...
原创 “... 牛肉是一种常见的肉类食材,凭借着鲜嫩的味道,在市场上收获众多好评。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牛肉的品...
洋大厨“黔”行记:一抹贵州青绿... 中新网贵州江口9月7日电 (记者 周燕玲)抹茶酱配香煎三文鱼、手工抹茶细绳面搭配炖牛肉、抹茶提拉米苏...
原创 快... 中原腹地,河南这片被黄河水滋养的沃土,在五千年文明长卷中书写着璀璨的饮食篇章。这里的一碗一筷都浸透着...
四川旅游攻略自驾游6日游行程及... 四川,这片被大自然深情抚摸过的土地,总是以它独有的方式吸引着每一个渴望探索的心灵。从雄伟壮丽的山川到...
湖北将在全球百座城市建立千个文... (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图为2025湖北全球旅行商大会开幕式。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