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在美食视频里面,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说这个是某某天花板,那个是某某天花板,这里面有真实的,也有夸张的,还有没见过世面的感觉,总之呈现出来的美食,如果是单纯的点评,没有收费那种,只能说明他个人对食物的理解。
如果收费的,则多少得照顾店铺老板的情绪,毕竟要帮人家导流。所谓“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做美食领域的一些人未必能做到登高一呼,应者云集,但是为了吸引眼球和触发推送,总是在表现上得有点一惊一乍才行。
不过,这就导致了一些商家跟描述不匹配,也很难培养出真正的美食家和这个行业的专业食评人。尤其是在人人都觉得自己的是美食家的四川。所以,很多时候,你就当一档美食娱乐节目来看。
我至今很疑惑,一个长期生活轨迹在固定地方的人,看了全城很多早餐店,他就真的一定要去尝试吗?当然不排除人们的好奇心,还有那些各种餐饮店,平时大众没有关注或者不是长期外面到处用餐的人,基本上也不会太清楚,哪怕一座城市里生活很多年,这样,像自媒体美食领域的一些创作者,尤其是以推荐探店的,就成为了大众的一个参考。
但是,如果这些人就是真实花自己的钱去吃饭,要打卡很多餐饮,个人觉得不太现实。除非他本来收入很高,又或者他的视频是美食领域至少当地前三位,因为流量巨大和贴片广告的收益可以支撑他吃下去,那么就会比较客观。
当然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人身体代谢功能很好,吃什么东西,消化和吸收都正常,不然天天都展现各种美食,身体没有得到相应的缓冲,恐怕也受不了,体重飙升不说了,吃出了富贵病那就不值得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美食领域,探店打卡门槛很低,但是真正能入门却不容易。由于泸州这边也没有如蔡澜式的美食家人物,哪怕专业的美食评论员也没有,说实话,普通餐馆做的菜大同小异,所谓特色餐馆也是有限,一个专注美食的人,他未必是厨师,但是真的要懂这些东西才行,还要有大量的品尝经验,不是那种吃几十家面馆,拍几十个苍蝇馆子就认为自己吃过见过了,然后各种不靠谱。美食,在基础之上都是个人的认知和领悟以及喜好。
除非你是一个让大多数都信服的特级厨师或者美食家,你能让大家感受到食物除了温饱之外的其他价值,并且能让大多数听懂你的表达。否则就起不了意见领袖的作用。
我现在还喜欢陆文夫的《美食家》,喜欢李安《饮食男女》开场郎雄做饭的场景,也喜欢徐克把美食拍成武侠片似的《金玉满堂》(也叫《满汉全席》)。
但是现实当中,我们很多人对美食并不是懂得的,一味的烟火气和接地气的滥用,把一些上不得台面,或者根本就是普通一餐给夸大表演,多少有些让人反感。但是但凡看见别人展示美食就去诋毁或者用眼睛来判断,也是另外一个极端。
分享,其实就是一种自己的快乐想感染一些人,今天吃了一顿饱腹还味蕾特别舒服的一餐,展示一下又有何不可,但是,千篇一律的展示,就有些流水作业了。
所以,我说泸州没有美食家,有美味也不能让大家都欣赏,众口难调,自古如此,唯有不纠结这些,分享你的感受,对于那些想通过点评来打压或者体现自己能耐的人,你就让他说,千万别回复和解释,因为他不是和你讨论美食,就是为了发泄情绪,你又不是心理医生,收了诊金,没必要给他疏导,划不来。
当然,如果你是纯商业,以上内容跟你没有关系,就要看你是否有职业素养了。不管怎么宣传,你能保持客观就对得起观众,即便还有人不认可,那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