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进入下半场,如何突围破局?
创始人
2024-07-16 08:31:10
0

伴随着农家乐等初级乡村旅游产品的退潮,更注重体验性、更具在地性文化的多元乡村游正在兴起。稻田里的咖啡馆、田间的陶艺工作室、地头上的烘焙体验工坊……新消费元素叠加新中式装修风格、潮流户外美陈、时尚饮食单品,让作为旅游消费主力军的年轻群体直呼太酷了。这是他们更青睐的品质高、配套全、具有文化内涵的乡村体验。

随着乡村旅游进入下半场,更多的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的旅游精品被开发出来,更多的乡村振兴成果将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里被看见、被体验。

农家乐吸引力减弱

作为乡村旅游的经典名片,农家乐曾红极一时。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到农家田里采摘……这样的返璞归真式旅游,曾给予许多都市人耳目一新的惊喜体验。

近年来,关于农家乐的一些负面话题,逐渐掩盖了其过往的辉煌。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注销的农家乐企业共84199家。天眼查数据显示,从近5年农家乐相关注册企业新增趋势来看,2019年为“顶峰”时刻。企业“少进多出”,农家乐显现出颓势。

半月谈记者走访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这里的农家乐最多时达到21家,现存9家。有经营户告诉半月谈记者,由于部分农家乐菜品质量和卫生难以保证,顾客慢慢流失了。

随着游客偏好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农家乐作为初级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也在减弱。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花塔村是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村民邓小红经营了7年的农家乐于今年初关停。邓小红表示:“客源大多是本地人,很难吸引外地人来,现在村里的客流只够维持一两家农家乐了。”

农家乐从业者普遍年龄偏大,经营方式传统,很难在新媒体赛道留下身影。一些游客表示,游玩前看网络上的好评推荐,已经是一种普遍的消费习惯。在网络种草流行的当下,农家乐自然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农家乐的兴盛与沉寂,折射的是游客偏好的转变和乡村旅游亟待升级的痛点。

多元乡村游兴起

“城市里的商业化风景我已经看得太多了,现在更喜欢淳朴的大自然。”在上海工作的90后杨羽告诉半月谈记者,端午假期她和朋友自驾51公里去奉贤区青村镇李窑村,体验了一家开在稻田里的咖啡馆。“这里能看到广阔的稻田,能闻到泥土香,但环境一点都不‘土’,很适合拍照,餐品颜值高,服务也不比城市里差,是很chill的现代乡村体验。”

2024年,一名游客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山村水乡开心农场品尝樱桃 兰红光 摄

在上海乡村,咖啡馆、陶艺工作室、美学摄影空间、法式西餐厅、烘焙体验工坊都开到了田间地头,新中式装修风格、时尚饮食单品、潮流户外美陈……这些元素叠加起来,很难让人不惊喜。

综观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一方面乡村要求“新”,不断为其注入新生力;另一方面乡村也要求“守”,守住其特有的文化根脉。

在云南省,静谧的景迈山迎来一拨拨新客人。在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前,这个地方鲜为人知。1999年出生的杭州女孩程雨婷,是景迈山一家精品民宿的品牌运营经理。“我们发现‘住宿+玩乐体验’类产品更受游客欢迎,所以我们不仅提供高品质、有特色的住宿条件,还为游客策划景迈山村落深度体验之旅。”在程雨婷看来,精品民宿有别于乡村常规的农家乐,它不只是游客的住处,更是一个让游客亲近、了解当地风物和人文的窗口,可以贴很多“窗花”。

徒步、采茶、品饮、游寨、手作、诵歌……程雨婷与团队定制了多项体验活动,像布朗族小调弹唱、火塘烤茶、茶柬制作,都很能吸引游客。

传统文化是乡村的根。山西省吕梁市现有1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75个中国传统村落。今年,吕梁市将打造完成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吕梁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李金峰告诉半月谈记者,在建设过程中,“原汁原味”是一直被强调的。

感悟乡村、抵达乡村

乡村旅游要提质升级、符合游客当下偏好,归根结底是要把需求放出来、把配套做起来。

配套服务应根据游客需求进行全链条适配。程雨婷说,除满足餐饮住宿这一基本需求外,景点之间的交通需求、多业态的玩乐需求、深层次的文化需求等都要下功夫满足。

升级过程离不开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统筹。“我们目前正在打造‘百里黄河精品旅游带’,以黄河碛口古镇为核心,依托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带动沿黄19个乡村旅游重点村齐发展。”李金峰说,做乡村旅游要由点及面,辐射发展乡村旅游带。

目前,赤桥村已牵头成立以住宿和餐饮服务为主的晋源区民宿文化旅游协会。赤桥村党支部书记梁金栋表示,对于会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协会可以帮助沟通解决。“还可以将文旅管理机构下沉,实施小单元化管理,进一步提供诸如餐具消毒、布草洗涤等统一后勤服务。”

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指导抖音、飞猪旅行、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推出2024年乡村旅游数字提升行动方案。飞猪“益起寻美”乡村旅游助力计划负责人何栋超说,当他们推出的景迈山阿百腊3天2晚旅游套餐成交额突破200万元时,他深切感受到数字化的力量能让一个个真实的用户感悟乡村、抵达乡村。当然,对于旅游商品来说,打开销路只是第一步,后续的品质体验才是真正的课题。

乡村旅游的品质靠谁来提升?靠人才,靠在乡村的人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王金伟表示,应明确乡村人才晋升途径,吸引旅游、艺术、建筑、互联网等领域的专业技能人才前往乡村就业、创业,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改善乡村人才结构。

半月谈记者:马晓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网红雪糕,回归“常温” 来源:张书乐 夏令将尽,谁还吃冰淇淋! 夏时制,又称“日光节约时制”和“夏令时间”。 更多的时候,对...
软木塞与螺旋盖各有优势 传统红酒瓶多使用软木塞,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红酒开始使用螺旋盖,这两种瓶塞各有优势。软木塞由栓皮栎树皮制...
白酒风味的"提香密码... 白酒的风味物质,均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或是由原料、曲直接带入的。但其产出后,还要靠蒸馏工艺,将其提取...
如何实现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说到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在日常生活中食物多样才能补充全面营养,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素,以及含有的营...
威宁家常!青椒炒火腿,咸香鲜辣... 本文聚焦威宁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家常美食 —— 青椒炒火腿,从食材的独特之处、详细的制作步骤、诱人的风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节气... “孟秋之月,白露降、寒蝉鸣。”——《周礼·月令》 节气物候 白露,特指秋天之露。“露者,阴气之液也...
民勤拉条子:一碗面 一缕乡愁 民勤拉条子:一碗面 一缕乡愁 别问民勤人吃啥!99%答民勤拉条子。“民勤人的一天,是从一碗拉条子开始...
汤清味醇:福州佛跳墙的简化家庭... 福州佛跳墙以食材丰富、汤醇味美著称,传统做法需十几个小时文火慢煨。家庭简化版通过精选核心食材、优化步...
家常红烧丸子:一口咬出幸福感的... 红烧丸子大概是家家户户年夜饭桌上的“常驻嘉宾”,金灿灿的丸子裹着浓油赤酱的汤汁,咬一口外焦里嫩,肉香...
手把手教你:用云主机+洋葱头浏... 国内直接访问github不太稳定,一般都要使用其他加速工具,但加速工具本身也有稳定性问题,在安全上还...
原创 酸... 最近,一家名为Blueglass的现制酸奶品牌因为“酸奶成为新型泻药”、“45元一杯酸奶引发腹泻”的...
四川十大特色早餐 说起四川的早餐江湖,每一样早餐都巴适得板!每一道都有它独特的风味。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体现了...
精选十款鸡蛋的家常做法,简单快... 鸡蛋,饮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蒸、煮、煎、炸、炒、炖、卤、焖、冲、烤、摊等均可制作。制作简单,...
一碗粉的进化论:地域风味如何撬... 清晨的街头,一碗热气腾腾的汤粉唤醒城市;深夜的便利店,自热米粉成为加班族的温暖慰藉。作为扎根中国餐桌...
湖南衡阳:岣嵝乡“免费午餐”惠... 近日,湖南省衡阳县岣嵝乡神皇小学飘出阵阵饭菜香。五年级的何双、何倩、何雅琴与三年级的弟弟何其林,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