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寄托在一种食物上,成为一种仪式感。
01
宋家炸糕
宋家炸糕创建于清朝末年,迄今已有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宋家炸糕本无名号,一开始是走街串巷叫卖的肩挑小贩,因为受到大家的喜爱,人们渐渐称之为“宋家炸糕”。虽然炸糕是冀东民间节日食品,春节家家都会做的食物,但是宋家炸糕却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宋家炸糕延续祖传的制作配方和工艺,以黄米、粘高粱作原料,粗粮细作,甜香温柔,脆嫩别具。在数代人的传承中宋家炸糕经久不衰,到了五六十年,传承人在国营饭店制作炸糕,仅凭炸糕一技便救活了乐亭、滦南两个国营饭店,同时让“四部饭店”成为滦南的品牌。而在乐亭“国营七部饭店”所炸制的油糕,上过众多名人的餐桌,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02
蔚县黄糕
黄糕是用黍子去皮做成的黄米粉制作而成的,一种河北地方性糕类食品,在蔚县制作黄糕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黍子是我国最古老的耕种植物之一,在一千多年前的蔚县黍子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当地人不仅延续和传承黄糕的制作,又在黄糕的吃法上不断创新,例如油炸、包糖、蘸蜜、抹酱、烘烤等,各种吃法层出不穷。
在众多吃法中最有名的就是沾汤菜和炸糕了。蘸汤菜的蔬菜搭配很讲究,可冷可热。热菜一般有小白菜烩山药或者豆腐、熏豆腐、干丝熬肉大韭菜头或者粉条等。炸糕又比沾汤菜更加有名,更加普遍。将蒸熟揣好的黄糕切成小块,包上糖、豆沙、枣泥等馅料后,再放入油锅炸制,待到外焦里嫩,黄里透红时方可出锅,又烫又甜,满口留香。
03
八户粉条
滦南县八户粉条,顾名思义产自八户村。据《滦南县地名志》载,八户系明朝永乐年间形成村落,东八户系张、王、李、韩、于、刘、丁、谭八姓所建故名。西八户为张、祁、赵、马、刘、王、杨、傅八姓所建故名。因为八户村为沙质土壤,适宜红薯生长,加之四季分明、雨量适中的气候,让这里的红薯所含淀粉丰富。
也因此近百年来当地人一直延续着制作粉条的工艺,且因为制作的粉条质地上乘,色泽光亮,形状佳、口感好,一直以来备受喜爱,经久不衰,如今被列为滦南县的传统特色美食。但因为城市发展耕地面积减少,红薯产量也减少,不少人在制作粉条时改用木薯淀粉,所以口感比起从前差了不少。八户粉条有扁粉、圆粉、细粉等多个品种,熬、煮、炖、炒食均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