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九年亏损、难以打破“魔咒”、旅行社信任危机……开业19年的香港迪士尼,在经历连续9个财年的挫败后,仍未摆脱亏损难题。
6月25日,香港迪士尼发布2023年财政年度业务报告引起关注。报告显示,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2023财政年度),香港迪士尼收入57亿港元,同比增长156%;净利润仍未能扭亏,录得3.56亿港元,同比缩窄83%。
作为全球6座迪士尼中面积最小的迪士尼乐园,近年来,因设施老旧,服务质量和创新力而频频被外界诟病“童话褪色”。同时,近期又因因门票机制问题被内地旅行社质疑不作为。
有业内人士表示,若能持续保持高游客流量和优化运营管理,香港迪士尼在2024财年有望实现盈利。然而,香港迪士尼当前仍面临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运营成本压力等多重挑战。
尽管香港迪士尼的业绩报告中显示, 2023财政年度整体财政表现稳健,并且相较去年同期有全方位的强劲增长。但实际上,香港迪士尼仍未摆脱亏损的局面。
2005年,被寄予厚望的香港迪士尼开业,成为日本东京迪士尼后亚洲的第二座迪士尼乐园,也是华特迪士尼旗下最小的迪士尼乐园。
但好景不长,随着2016年上海迪士尼的开业,内地游客被分流,香港迪士尼开始了常年亏损。据统计,2015-2022财年香港迪士尼累计录得亏损共81.13亿港元。其中,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2022财年香港迪士尼共计亏损72亿港元。
图源香港迪士尼
而在2023财年,香港迪士尼的收入达57亿港元,同比增长156%;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ITDA)增至9.24亿港元,同比增长207%;净亏损录得3.56亿港元,同比收窄83%。
对此,香港迪士尼表示,这主要得益于整体策略的成功,以及海外游客到访意愿的增强,特别是因为2023年初入境旅游的恢复。“我们踏入了一个新时代。”香港迪士尼乐园行政总裁莫伟庭在财报中表示。
在游客情况方面,2023财年,香港迪士尼总入场人次为640万,同比增长87%,在2023年12月迎接开园以来的第一亿位宾客。人均消费同比增长54%。香港迪士尼年度酒店使用率为77%,整体入住率达47%,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指出,香港迪士尼客流回升还与2022年中香港放开入境管控、2023年初恢复与内地通关密切相关,带来了内地游客及东南亚游客人数的提升。
进入2024年,复苏的势头在第一季度持续。其中,因两地全面通关,内地游客的入场人次反弹尤其强劲。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据迪士尼财报,中国乐园业务在一季度成为华特迪士尼乐园、体验和产品业务中营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2024年第一季度创下开园以来最佳季度收入、EBITDA及净利润。
图源香港迪士尼
另一方面,香港迪士尼对于本地宾客的吸引力也持续攀升,2023 财年本地入场人次录得历史新高,主要人群聚焦在年轻人群体以及参与迪士尼青少年团队活动的学生。
此外,报告显示香港迪士尼乐园的财务状况也有所改善。2022财年,香港迪士尼获得华特迪士尼延取专利权费,后者亦将其提供的周转信贷由21亿元增加至27亿元。到了2023年12月,香港迪士尼全数偿还了由华特迪士尼其一附属公司提供的周转信贷,此后并未再动用。
据2023财年及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香港迪士尼一改过往颓势,有了扭亏的迹象,但是摆在其面前的难题,远没有这么容易化解。
自2005年开业至今的19年中,作为亚洲第二座、也是全球面积最小的迪士尼乐园,香港迪士尼仅在2012至2014财年实现了盈利。
2015年至2023年,香港迪士尼分别亏损1.48亿港元、1.71亿港元、3.45亿港元、5400万港元、1.95亿港元、27亿港元、24亿港元、21亿港元及3.56亿港元。粗略算来,香港迪士尼9年一共亏掉了84.69亿港元。
早在2015年,香港迪士尼亏损便开始。据此前多家媒体报道,内地游客人数的下滑是亏损的主要原因,港媒《明报》在当年也直言称,内地旅客按年大跌是致命伤。
图源香港迪士尼
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内地游客占比分别为48%、41%、36%、34%。2018年,内地游客占比与上年持平,仍为34%。在2023财年报告中,内地游客这一占比并未公布。
可以看到,2016年,内地游客占比大幅下降7%,这一年,上海迪士尼正式开业,作为世界第六座迪士尼乐园,其规模是香港迪士尼的三倍。在备受瞩目之下,上海迪士尼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开园首年即实现财务收支平衡的主题乐园,当年吸引了超过1100万名游客;而这一年,香港迪士尼入场人次降至610万,同比下跌10%,内地游客人数约为219.6万人次,同比下降20%。
业绩承压下,香港迪士尼近年做出一系列改变,力图争取内地游客,试图扭转困局。
2022年9月,玲娜贝儿正式加入香港迪士,成为乐园在2022财政年度最畅销的商品;2023年7月中旬,经过装潢布置的迪士尼好莱坞酒店重新开门迎客;11月,全球首个“冰雪奇缘”主题度假区——魔雪奇缘世界正式亮相。
据了解,魔雪奇缘世界度假区建造及开发过程长达七年,设有三大主题游乐设施和一系列主题餐饮、购物商店,是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自2005年开幕以来规模最大的扩建项目之一。
图源香港迪士尼
事实证明,这一决策确实奏效。新闻稿中,香港迪士尼将2023年最新推出的 “魔雪奇缘世界”列为关键成就,称其“大大推动了度假区强劲反弹”。
据搜狐旅游了解,今年6月,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在北京带来“达菲萌粉世界” 及“魔雪奇缘世界”2大香港迪士尼人气主题体验,在重庆、武汉相继开启西南地区、华中地区首展,将两大迪士尼人气IP“冰雪奇缘”“达菲与好友”引入当地。更早前,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还与广州太古汇共同打造华南首个“达菲与好友”主题展。
香港迪士尼便在财报中提及,香港迪士尼在过去一个财年重启客源市场,启动大规模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活动,深化在国际和内地市场的渗透率,以重新点燃海外旅客访港的意愿。
不难看出,香港迪士尼乐园正在加快步伐,抢夺内地客流。
随着新景区扩建、宣传力度增加,香港迪士尼似乎正在重焕生机。但对于近20岁的香港迪士尼而言,想要争夺内地客流,并不容易。
面对上海迪士尼的强劲吸引力,香港迪士尼在地理位置、餐饮、成本等方面稍显下风,冰雪奇缘主题新园区尽管有引流作用,但经过一定增长之后也会趋于放缓。
设备陈旧、餐厅装修缺乏IP支撑、排队机制单一……香港迪士尼当下面对的问题远不止于此,近日,有媒体爆料香港迪士尼被卷入一场旅游局杀猪盘中,涉案金额超200万。
香港迪士尼入园非实名制,这让一些诈骗分子利用该机制进行犯罪。据了解,诈骗分子收取游客费用后向旅行社购票,出门票二维码后再低价转卖给另一批游客,实现诈骗,最终游客无法使用门票入园,而旅行社银行账户则因“洗钱”被冻结。初步统计,此类案件涉诈金额已经高达231万,波及西安、河南、重庆,甚至黄山等地旅行社。
2023年7月,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多名网友在网络上被骗子用刷单获利的名义吸引,在第三方旅游平台上为骗子购买了多张香港迪士尼门票,有网友称自己由此损失2000多元。
在此类案件中,不少受害者将问题矛头指向香港迪士尼不作为、不发声,令其在内地的销售渠道们感到信任危机,在暑期来临之际,或将影响销量。
在本地游客外流及内地、国际游客回流的形势下,现在正处于的香港迪士尼的关键时期。
业内人士指出,香港迪士尼面对的竞争形势不容小觑。目前亚洲在营业的迪士尼和环球影城分别就有3家,分布在北京、上海、东京、大阪和新加坡,而如今深圳的乐高乐园也在加紧施工,预计将于今年开业。
迪士尼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曾言,迪士尼永远没有建完的那一天。主题乐园作为高投资、高折旧的项目,在游客需求越来越多元、变化越来越快的年代,一切的游乐项目、演艺互动内容、销售商品的迭代都需要更多的客流、更久的停留、更强的消费力来支持。
2023年,香港迪士尼亏损收窄,但环顾亚洲市场,尚不能掉以轻心,而留住更多的内地游客对于香港迪士尼来说,是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