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秦文 济南报道
2025年的白酒市场迎来了深度调整和重塑期,行业面临着营收下滑、消费场景收缩、主力人群老化、年轻化等问题。而近日,海报新闻记者发现,以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等为首的头部酒企都在打造低度白酒或者其他露酒产品,似乎在为白酒市场的下行谋求新的生路。
近年来,低度白酒的市场占比呈现快速攀升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低度白酒产量占比约15%,2024年已升至25%以上,部分酒企的低度产品(如38度国窖1573)在区域市场占比甚至超过50%,由此可知,白酒年轻化愈发成为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
多家头部白酒企业宣布打造低度白酒
近日,五粮液宣布,公司将在9月份推出29度五粮液·一见倾心等低度酒产品。此外,洋河股份也将在8、9月份集中上市果酒、露酒和低度潮饮。6月27日,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股东大会在四川泸州举行,会上宣布28度国窖1573已经研发成功,将适时投放市场。
据海报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山西汾酒、酒鬼酒等头部知名酒企涉足低度白酒赛道。
在去年推出蓝莓气泡酒后,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低度潮饮品牌悠蜜加快脚步,在今年3月的“春糖”上一口气推出14款新品,并宣布启动线上、线下经销商招募,同时将在抖音、天猫等电商平台开设店铺,抢占低度酒饮市场更多份额。贵州茅台2024年年报指出,当年已完成酱香系列低度酒体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项目。
洋河股份早在2014年布局健康饮酒赛道首推的微分子系列,也在今年重新升级,主推三款产品。其中,33.8度白酒(绿瓶,338ml)和40度的覆盆子白兰地(338ml)已上市,仍在内侧阶段的33.8度白酒(黑瓶,500ml)亮相于刚结束的第二十届上海酒节。微分子系列还重新规划了5款至6款产品,将在今年9月份陆续推向市场。
酒鬼酒在近日举办的股东大会上宣布,公司已分步启动低端、低度、小酒“两低一小”的产品战略,重点凸显性价比。具体做法是,着手复兴湘泉品牌,产能将在今年逐步释放;在低度产品上,已经进行了33度、28度、21度、18度等准备,在小酒产品上,全力推动口感培育。
山西汾酒则推出低度青花汾(如30—45度系列)和果味清香型白酒(如桂花汾酒),降低饮用门槛。今年3月,一场名为“汾·动24H”的快闪活动在成都玉林路的潮咖酒吧引爆。汾酒期望,通过日咖夜酒的模式精准捕捉年轻人“早C晚A”的生活方式,以“汾 Sour”“汾 Fashioned”特调鸡尾酒为卖点,俘获年轻人的“芳心”。
记者发现,目前低度酒做的比较成功的是泸州老窖,国窖1573是泸州老窖的核心产品,2024年国窖1573系列收入突破200亿元,占比近六成。
“从消费需求上看,85后、90后以及年轻的女性成为最具潜力的酒类消费人群,他们更倾向于个性化、低度化、利口化、悦己化的酒类消费,更喜好轻便化,高颜值的产品设计,更推崇轻松随性的饮酒文化。”在6月27日泸州老窖召开的2024年股东大会上,泸州老窖的总经理林锋表示,将加速中低度酒和创新酒饮的开发,目前28度国窖1573已经研发成功,将适时投放市场,而16度、6度等更低度数的白酒产品也在同步开发中。
低度白酒市场仍然充满挑战
6月28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零售与连锁专业委员会和卓鹏战略咨询共同发布了《2025中国酒类零售连锁行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中指出,中国酒类连锁经过20年的发展,现已在全国97.3%的地市级行政区域覆盖,在河南、山东等酒类重度消费市场,发展尤为繁荣,诞生了大量有品牌、有规模的酒类连锁。
而值得注意的是,《白皮书》显示,在酒类主流消费价格下滑至100元至300元的当前,中高端仍是酒类连锁主力。有60%的企业布局300元至500元价格带产品,有64%的企业在500元以上产品上有布局。“同时,我们也看到,有83%的企业布局了100元至300元价格带产品,这体现了当前市场‘主流竞争价格带’的特征。”卓鹏战略咨询创始人、董事长田卓鹏表示。
“低度白酒市场虽然近几年占比快速增长,也符合当前白酒消费周期年轻群体的喜好,以及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的需要,是白酒行业创新和迭代的新一轮动力,也是企业追求更高毛利的发展方向。”采访中,白酒行业相关人士表示,“但还不能完全用当前数据来定义低度白酒市场即将成为时代的主流产品。”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认为,尽管低度酒市场发展迅速,但其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根据其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低度酒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首先,低度酒的货架期稳定性问题突出,酯水解反应导致酒体浑浊、风味下降;其次,标准化程度不足,不同品牌的产品在质量、成分上存在较大差异;此外,部分产品过度依赖果味或气泡感,可能削弱其作为传统白酒的文化属性。
尤其是在区域市场差异方面,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认为,低度酒市场在不同区域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低度酒的消费增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得益于年轻消费群体的聚集。而在苏南地区,低度酒已占酒类消费总额的65%以上,成为主流消费趋势。相比之下,部分传统白酒消费区域仍以高度酒为主,低度酒的渗透率较低。
中国酒业协会相关负责人预测,2025年中国低度酒饮市场规模将突破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预计到2030年,这一市场将迈入高端化的发展新阶段。酒企纷纷打造低度白酒等产品争夺年轻消费者群体,白酒低度化趋势已愈发明显,但如何让低度酒真正成为行业新的增长引擎,仍需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