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苏州圆桌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6月24日,我国决定对波兰公民实施15日单方面免签政策。而在不久前的6月17日,中国已宣布将把澳大利亚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当时消息仅仅公布半小时后,携程海外版Trip.com上澳大利亚游客搜索中国相关关键词的热度,就比前一天激增了超80%。
圆桌观察员注意到,自2023年12月1日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马来西亚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起,中国免签“朋友圈”便开始急速扩容:
今年1月25日、28日,中国分别与新加坡、泰国签署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3月14日,中国又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个国家试行免签政策;4月10日,中国与格鲁吉亚签署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波兰和澳大利亚,则是这个“免签大家庭”的最新成员。
免签“朋友圈”的不断扩容,带动入境游日趋红火,这背后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强力推动。今年以来,中央和省、市层面接连出台便利外籍人员来华的具体举措和实施细则。苏州市政府也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加快推进在苏外籍人士便利化工作。
苏州作为开放大市、旅游大市,这波免签利好,能接住吗?
一
一位苏州旅游业内人士告诉圆桌观察员,国家密集出招推动入境游回暖升温,与疫情后国际旅游市场的迅速复苏的大趋势相吻合,目前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良好回应。
联合国旅游组织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际游客人数已恢复到了2019年的89%;国际旅游出口总收入达1.7万亿美元,相当于2019年时的96%;而旅游业直接创造的GDP占全球经济总产值的3%,约为3.3万亿美元,已与2019年持平。该组织还预测今年国际旅游业将全面复苏,游客人数会比2019年增长2%。
国新办就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乘着全球旅游业触底反弹的东风,中国周边国家也是金点子频出,想方设法招徕国际游客。
比如新加坡一直通过强有力的政策,以及接连举办大型演唱会等活动,来吸引全球游客。在针对中国游客方面,得益于互免签证等政策的加持,新加坡游热度空前。今年,截至5月,从中国入境新加坡的旅客已经达到了155万人次,位列各国之首。
正致力于成为世界旅游中心的泰国,直接取消了去年2月提出的300泰铢(约合人民币59元)旅游税。在泰方看来,尽管向入境游客征税可带来短期收入,但免税能吸引更多游客入境并在餐饮、购物、住宿等方面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
相较于吸引入境游走在前列的周边经济体,中国,同样在持续发力。
从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全国两会,再到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国已逐步将如何便利外籍人员来华作为一项工作置于重要的议事日程之上,并紧锣密鼓地朝前推进。
二
今年以来,随着免签范围的持续扩大和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的落地见效,我国入境游已呈现出明显的回升向好态势。
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口岸累计入境外国人1200.9万人次,其中免签入境701.4万人次,日均7.9万人次,较2023年同比增长了1.9倍。
近日公布的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旅游业发展指数》也指出,中国在促进旅游业发展方面位列全球第8,是前10名中唯一的发展中经济体。业内普遍认为,下一步,中国入境游市场的潜力,仍然有很大的释放空间。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单方面开放免签,就相当于主动减少服务贸易出口的壁垒,这无疑有利于赚取更多的外汇收入并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入境游吸引的是消费能力强劲的优质外籍游客,锚定的是高端旅游市场。而愈发繁荣的入境游,显然更能够拉动中国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旅游要素加速接轨国际品质,从而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促进国内外交流等方面,起到更加积极的催化作用。
苏州始终是外籍游客最为青睐的中国旅游胜地之一。
而推动入境游快速复苏的关键之一,当属全力提升入境游客在华旅行的便利度。
如今,北京已积极推动重点商圈、景点、公园和酒店等重要场景的外卡受理能力升级改造,建立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示范区;上海也在部署推动三星级及以上酒店、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等场所开通外卡POS机,努力解决境外游客的支付难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不折不扣落实扩大单方面免签政策和推动外籍人员来华便利化方面,各地已经纷纷出招。
三
苏州,是一座始终走在中国对外开放最前沿的国际化城市。开放和旅游,都是这座城市的看家本领。
大量外资企业的扎根,加上对外籍游客的巨大吸引力,让苏州成为了中国对外交流交往的重镇。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底,苏州持有效工作许可证的外国人才超过1万。而2022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光苏州工业园区,就有常住外籍人员约1.5万人。
所以,无论是进一步优化涉外营商环境、促进文旅经济发展,还是讲好苏州故事、当好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苏州都要义不容辞地主动作为、走在前列。
实际上,自2023年3月31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宣布恢复出入境团队旅游以来,苏州就积极启动入境游市场,同年4月22日,82名印度尼西亚团队游客就来到苏州。这也是团队入境游恢复后,苏州乃至华东地区第一次迎来海外游客大团。随后,苏州入境游加快复苏。2024年1月至2月,苏州累计接待入境游客超9万人次。
苏州不断优化外籍游客支付服务。
今年5月,苏州重磅出台《苏州市促进入境旅游若干措施(试行)》;6月6日,市政府再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在苏外籍人士便利化工作。一系列动作,充分体现了苏州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大力提振入境游热度的决心。
细细梳理入境游“苏十条”,可以看出其中的含金量。比如,对旅行社招徕接待境外游客在苏州过夜的,按照第一晚30元/人、第二晚30元/人、第三晚40元/人的标准予以补助。支持线上旅游平台针对境外游客打造入境游产品,充分利用144小时免签政策推出在苏州停留2日以上(48小时及以上)的中转旅游“套餐”。支持文旅企业开展入境旅游推广活动,对赴欧美澳参加海外旅游展会的,按照项目一次性补贴3万元,对赴其他地区参加海外旅游展会的,按照项目一次性补贴2万元,单个企业补贴总额不超过50万元。
这些硬政策,都是对企业、游客实实在在的利好。
而在优化入境旅游环境方面,苏州则围绕“便利化”重点发力。一方面,鼓励企业、社会力量在周边城市机场、高铁枢纽等交通节点,设立入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并参与运营,提供旅游咨询、在线预约、导游导览、手机支付、外币兑换、手机卡申办等“一站式”服务。
另一方面,鼓励4A级(含)以上旅游景区、省级(含)以上旅游度假区,开设英文服务热线,提供多语种讲解设备或服务,改造标识系统、厕卫设施。建立和完善景区景点、文博场所入境团队、境外游客的预约渠道和机制,简化预约流程,提升预约便利度。鼓励银行在景区景点、品牌酒店、便利店等布设外卡POS机,提供外币兑换业务,主动降低外卡刷卡费率。
招招瞄准的,正是入境游面临的堵点、痛点。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打造便利化、国际化的旅游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久久为功,把一项项暖心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苏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波免签利好,不能错失!
↑关注苏州圆桌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来源:苏州圆桌圆桌观察员/零零漆
编辑:小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