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达到一年最北端,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一天,古时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气,自古民间有夏至拜神祭祖的习俗,在秦川关中,人们也喜欢在这一天用新收的麦子磨面,以臊子面感味丰收的喜悦。这些年在西安,一个叫永明岐山面的西府美食店,用连续八届的面条节,让爱面食的陕西人在西安城里感受夏至面的味道。
臊子面是陕西当地的特色美食,深受百姓喜爱,连刘禹锡和苏东坡这样的文学巨匠都曾为之赋诗赞誉。其中,刘禹锡在诗中写道:“余位座上客,举箸食汤饼。”,而苏东坡则用“剩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汤饼即面条)来赞美这道美食。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宝鸡的西府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特色,成为陕西臊子面中的特色面食,以岐山臊子面的名称流行于陕西,闻名于全国。
今天是夏至节气,又一次来到位于西安高新区木塔寺附近的凤翔小吃,持续一个月的第八届永明岐山面又一次拉开帷幕。走进店中,凤翔三宝“西湖柳、柳林酒、姑娘手”的字幅,拉近这西府人与饭店的距离,热热闹闹地面条节装扮和店主人、客人对面条节的感言,记忆着永明岐山面到凤翔小吃35年辛劳的恒力,也阐述着永明“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的格言。
走过明厨的廊道,西府厨子用传统的擀面、大刀铡面、制作“薄、筋、光”的面条,一锅锅香气四溢的臊子汤,出锅一碗碗“煎、稀、汪、酸、辣、香”的臊子面。厨师在一锅清香的豆浆与豆花和一碗凤翔特色锅盔与麻花面前烹饪,灵魂碰撞出西府特色的豆花泡馍,面条节上,还有西府拼盘、蜂蜜粽子、擀面皮、醋粉......一道道西府面食,让我这个出生在宝鸡的西安人,在夏至品尝了新麦制作的一个个美食。西府口音的服务员,让饭店充满西府情调,西府人的会客厅的称为名不虚传。
在面条节上,与前几届面条节上的朋友相遇,品尝舌尖上的的味道,满足对家乡味道的思念,一起品尝到西府的黄酒,让文化介绍里的北方黄酒,留下去西府岐山追踪文化的念想。
图文:辛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