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藏邂逅西餐,牦牛肉与牛排共舞
异国风味与高原特色在舌尖上完美融合
无论是浓郁的咖啡香气
还是精致的西式餐点
都在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绽放出独特迷人的光彩
此刻,让我们一同翻开这份高原西餐指南
共赴一场奇妙的味觉之旅
域上初墨法式西餐厅 摄影:拉萨趣多多(小红书)
1
西·咖啡入藏 谱写藏西餐的歌谣
走过西藏辽阔的高原胜景之后,在阳光肆意倾泻的午后,不如走一走拉萨的街头巷尾,寻找别具一格的特色甜品或雅致咖啡,在拉萨古朴深沉的风中,品尝一杯独特的藏式咖啡。
【候鸟咖啡】
提供西式料理、规模较大的老字号品牌
拉萨市城关区宇拓路1号(拉萨百货大楼三楼)
仿佛那些每年冬季从藏北飞往拉萨越冬的鸟群一样,候鸟咖啡厅在拉萨百货大楼周边已经驻足许多寒暑,它不仅是拉萨观景西餐的开拓者之一,更是长久以来稳占着拉萨美食指南的高位。
【格萨甲波藏式观景咖啡餐厅】
藏在300年古院里的观景咖啡厅
拉萨市城关区林廓南巷与鲁固六巷交叉口东北40米
摄影:确实(小红书)
踏入这座隐匿于喧嚣之中的静谧之所,仿佛目睹了历史与现代的交织,它们在这里和谐共存,一同起舞。院子中,一至三楼是酒店,拾级而上,一步一景,柳暗花明。
摄影:大雯er(小红书)
【玫恰庄园 MECHA】
绿野仙踪里的咖啡吧
拉萨市城关区纳金街道嘎巴社区热巴村热组120号
来源:玫恰 MECHA(小红书)
玫恰庄园位于拉萨市那金街嘎巴村,是一家集咖啡、鸡尾酒、餐饮、露营为一体的新型林卡,这里有古树吉祥,绿草如茵,有汩汩雪山之水,有别致梦幻的小屋。
来源:玫恰 MECHA(小红书)
玫恰来自藏语,是一种藏族古老的生火器具。“火镰”镰刀与火石撞击产生的火星,点燃了藏族先民们在青藏高原生存的希望。
那一缕神圣的火种,延续着文明的起源,现代文明进程的冲击下,作为后来者,不应忘却那一段在青藏高原顽强生存的历史。
玫恰以“藏族传统文化”作为基底,希望能够成为可随身携带的无限星火。
来源:玫恰 MECHA(小红书)
2
藏·黑青稞的芳香 相遇于一块面包
进入丹杰林路,便可以直达铺满阳光的大昭寺广场,这段短短的路程上却分布着相当密集的美食。
著名的光明港琼甜茶馆和田村酸汤牦牛肉百吃不厌,丹杰林路旁的巷子里还有宝藏般的盆子土豆店。
而最值得推荐的,要数拉萨特色藏西餐的代表--阿可丁藏式面包坊。
【阿可丁藏式面包坊】
将西餐的精致与高原地区的粗犷完美结合
拉萨市城关区丹杰林路2号3楼(大昭寺旁)田村酸汤牦牛肉楼上
作为招牌的藏式黑青稞牛粪面包,因外表奔放粗粝,宛若藏北高原上晾晒的牛粪而得名。
步入阿可丁藏式面包坊,几乎每一桌客人都会点上一份黑青稞牛粪面包。
奇特的外形,粗糙且富有韧劲的口感,面包入口,浓郁的黑青稞味道便充斥口腔。
3
味道·秀色可餐 唇齿留香
喜马拉雅山脉横亘东西,整体海拔冠绝寰宇。绵长的群峰间却存在多条峡谷,它们如同从神界伸向人间的天梯,指向南亚次大陆。
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无法逾越世界屋脊,但陌生的异域味道却由天梯入藏。
中国西藏与尼泊尔只有一山之隔,山地王国尼泊尔的各色美食也不断随着商贾和僧侣的脚步流传至我国各地。
摄影:耳击陸(小红书)
【娜玛瑟德餐厅】
一家堪称拉萨历史最悠久的尼泊尔餐饭店
拉萨市城关区宇拓路30号珠峰伟业2层(宇拓路店)
拉萨市城关区仙足岛花园小区北侧1号2号商品房(仙足岛店)
娜玛瑟德是拉萨第一批尼泊尔餐厅之一,由尼泊尔商人在拉萨创办,并且一直沿用尼泊尔厨师的技艺,这家藏西餐以西餐为主导,又时时刻刻洋溢着西藏特有的味道。
以青稞面做底的披萨与面包、牦牛肉制的牛排、牦牛酸奶特制的蛋糕等,个性又独特。
摄影:耳击陸(小红书)
高原碧空、冰雪丛林、苍茫原野
西藏的风光充满不可预知的奇幻色彩
浑厚热烈、东西合璧、南北汇融
西藏的味道同样奇幻
在寻常巷陌踏入一家装修古朴的面包房
在午后的阳光里望着布达拉宫喝咖啡
在傍晚的桑烟下与来自
邻国的友人一同走入尼泊尔餐厅
拥抱自然的同时
西藏的味道也可以常伴左右
来源丨中国西藏旅游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