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時節,天氣寒冷,天柱縣西安侗寨劉菊蘭的傢裡卻熱氣騰騰,幾個侗傢婦女蒸米、打粑、包餡、壓粑,不一會兒,門口擺滿瞭潔白如玉的糍粑。劉菊蘭則不失時機地拿出直播架,打開手機,全程拍攝視頻,在網上宣傳自己傢剛剛加工好的糍粑。看到網友紛紛下單,劉菊蘭開心極瞭。
天柱縣網絡達人劉菊蘭在拍攝短視頻宣傳農特產品。
劉菊蘭是天柱縣邦洞街道米溪村西安侗寨的一位普通農傢婦女。20多年來她一直靠著肩挑手提三月粑、粽子、糍粑等農特產品趕“轉轉場”致瞭富。如今在天柱縣自媒體協會的幫助下,她學會瞭拍攝、制作短視頻,在傢裡就能“黔貨出山”, 年銷售量達2噸之多。“我去年加入自媒體協會後,愛笑的小明、東方三毛等網絡達人經常來幫我現場直播銷售,還手把手教我在抖音等網絡平臺發佈短視頻,效果可好瞭!”劉菊蘭說,她傢的農產品有一半都是在網上銷售,她再也不用挑著上街銷售瞭。“您們看,今天做的豆豆粑,都是網友留言下單,我送到車站去發貨的。”
天柱縣網絡達人在線上線下銷售農特產品。
“要下單的快下瞭,慢瞭就沒有瞭哦!”12月22日,冬日暖陽,在天柱縣高釀鎮農貿市場,三寨村侗傢婦女黃三婭擺好攤子,亮開嗓子,開起瞭直播,叫賣還帶著熱氣的苕粑、豆豆粑。黃三婭做的各類粑粑,不僅香,而且好看,高釀鎮很多寨子的村民都是黃三婭的粉絲,黃三婭一開播,村民就紛紛朝她的攤子走來購買。短短幾個小時,三四筐產品就銷售一空,比以前守攤銷售到天黑足足縮短瞭半天時間。
天柱縣網絡達人在渡馬鎮共和村鳳柚基地開展直播助農活動。
“我能在網上賣農特產品,全得天柱縣自媒體協會幫忙。”黃三婭說,她也是去年加入自媒體協會的,協會很多會員上門指點,她不僅學會瞭直播語言,還學會瞭直播手勢。如今粉絲量達4.5萬人。糍粑、臘肉、香腸等通過直播、短視頻推介等銷到瞭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
天柱縣網絡達人在渡馬鎮共和村鳳柚基地開展直播助農活動。
近年來,天柱縣委宣傳部以記錄鄉村振興新面貌、產業發展新成績為目標,成立天柱縣自媒體協會,充分發揮自媒體協會網絡達人優勢,制定“達人三進”活動方案,引導網絡達人進站、進村、進企,宣傳黨的政策,幫助村民推介農特產品,指導企業網上銷售,助力鄉村振興。
天柱縣網絡達人開展助農百村行活動。
天柱縣網絡達人開展助農百村行活動。
目前,天柱縣委宣傳部提升“達人三進”行動,組織網絡達人進百村助振興。在渡馬鎮共和村、龍盤村柚子園,藍田鎮東風村蜜蜂養殖基地,網絡達人助力群眾“雲端”銷售;在渡馬七月二十坪、竹林四十八寨歌會、註溪社節等歌場開展直播、短視頻推介,吸引遊客,帶動旅遊消費,促進群眾增收。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曉青
通訊員 陳光昌 金可文
編輯 張麗
二審 羅安宇
三審 李楓
上一篇:沈陽真的火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