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90歲的衢州“早餐奶奶”與世長辭。她悄悄離開瞭我們,沒有帶走一片雲彩,卻留下瞭“真情味道”,香滿人間。
這位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黃壇口鄉擺早餐攤27年的老人毛師花,用退休金補貼早餐攤,堅持一份早餐5角錢,一直沒有漲價,隻為山區娃早上吃飽。黃壇口鄉長大的孩子們,大多都吃過她親手制作的早餐,正是這些孩子們親切地喚她“早餐奶奶”。
有一句諺語,道盡瞭俗世的本質:“世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偏偏這碎銀幾兩,能解世間萬種慌張。”碎銀幾兩,也是大多數人一生的追求和羈絆。
但這人間,總有一些人超凡於世,超脫於物欲的束縛,成為一個“出世者”,他們有著自己的執著與堅守,用自己的方式生活,並表達著對這個世界的愛與熱忱。“早餐奶奶”毛師花,便是這樣一個“出世者”、“少數派”。
她本可以靠著退休金,或者住在兒女的小洋樓裡,好好享受天倫之樂。但她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待在那個村子裡,守在那個小學旁。近三十年如一日,每天凌晨一兩點鐘起床,辛苦勞作6個多小時,不論風雨都出攤,還做的是一個“賠本買賣”。
或許在很多人眼裡,她是一個“傻老太太”,但在她自己眼中,她不但不傻,還是一個真正的“智者”。她清楚地知道,這件事有多麼值得做,做瞭這件事後,她的內心和精神,又會有多麼充盈。
半夜時分轉動的磨盤和煤爐升起的裊裊炊煙,換來的是孩子們的熱切期盼和純真笑容,是傢長們的負擔減輕和安心放心,更是回歸本真,更加純粹的世道人心。
衢州“早餐奶奶”的事跡,再一次驗證瞭那句觸動人心又充滿力量的話:擇一事終一生,不為繁華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終。用一把鍋鏟催亮天光,暖幼子饑腸,那些年美味的早餐,溫暖的瞬間,也都藏在那些孩子們的記憶裡。
她的事跡,更激勵著我們: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隻要有心為他人,為社會做點事,積極創造價值,無論何時,都不算晚。這樣的毛師花,是一個“大寫的人”,是讓無數人每每想起都會嘴角上揚,感覺溫暖幸福的人,也是這個社會難以忘懷的“知心人兒”。
往事已隨風,真情永不息。如今,“早餐奶奶”雖已離開,但她的“溫暖”,她的“愛心”,還在當地綿延,還在社會傳遞。電影《尋夢環遊記》中有這樣一句經典臺詞:“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但我們相信,“早餐奶奶”,不會被這個溫情的世界忘記,隻要善良還在,愛心還在,她就能“永生”。
忘不掉的“早餐奶奶”,散不去的“真情味道”。她就像時光裡的一抹溫存,讓三冬暖,春不寒,這一份暖意,不會隨著光陰而逝去,還會在時間的加持下,溫暖更多人。
毛奶奶,一路走好!
來源: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