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21時35分,就在大傢結束瞭一天的工作,遠在太空中的我們的航天員也經過瞭約7.5小時的艙外工作。
神舟十七號航天員湯洪波、唐勝傑、江新林密切協同,在中國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完成瞭天和核心艙太陽翼修復試驗的任務。而後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瞭第一次出艙活動。
這次也是首次開展天和核心艙太陽翼修復試驗的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裡程碑意義,標志著中國具備瞭艙外維修的能力。
太陽翼受損情況如何?
中國空間站的太陽翼采用的是柔性太陽翼,雖然采用瞭高強度材料作為基層來抵抗太空垃圾的碰撞,但是此前檢查時就發現還是有很多微小的損傷。由於太空垃圾的不斷增多,多次遭到太空微小顆粒的撞擊,造成瞭輕微的損傷,而以後太空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這種情況也會出現更多。
盡管太陽翼損傷程度並不嚴重,但為瞭保證空間站的長期穩定運行和技術驗證,我國航天人決定對受損的太陽翼進行修復。
在這次出艙活動中,航天員們主要進行瞭天和核心艙太陽翼的正面和外側面的觀察、拍照記錄和試驗性修復。在陰影區時對核心艙太陽翼進行維修作業,在陽照區時進行巡檢、拍照。也為以後自動替換損壞太陽翼模塊積累經驗,確保空間站長期在軌穩定運營。
雖然有強大的機械臂,但現階段也無法完全替代航天員進行出艙維修,希望以後功能可以越來越強大,多多用機械代替人工。
為瞭讓維修工作盡善盡美完成,出艙時間不由得就被拉長,這次出艙維修工作就持續瞭7.5個小時,那麼航天員在出艙活動期間的飲食安排是怎麼樣的呢?
航天員在出艙活動期間的飲食主要是為瞭滿足其生理需求,保證能量充足,可以維持長時間的體能,在太空環境中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
由於太空環境的特殊性,航天員的食物都經過嚴格的篩選,以確保其營養均衡且不會有害物質。
航天員科研與訓練中心專為他們研制瞭一種特殊食物,航天員能量早餐——具有容易吸收、能量持久、營養豐富、安全衛生、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等優點。
這種食物能量密度高、吸收快,隻需要幾小塊就能快速補充人體所需。富含營養素和蛋白質,能夠有效滿足人體一天所需的能量,並可以迅速補充各種所需的能量物質。含有二糖異麥芽酮糖和多糖麥芽糊精,不會被唾液、胃酸和胰液消化,能夠保持能量緩慢釋放,為身體持續供能。
不添加任何有害物質,比如現在市面上常見的防腐劑和反式脂肪酸,航天員能量早餐均不涉及,才能有效保證食物的安全性,保證航天員的健康。
你要不要試試呢?
推薦閱讀:甘肅地震救援難點在氣溫!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常備應急太空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