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冷,有些人就比較難受瞭,他們開始出現手腳冰涼、面色無光、遇冷腹瀉等問題。衣服越穿越厚,但身體卻總是暖不起來,孟奇鵬小兒推拿就和大傢分享一些緩解“體寒”,冬日暖身的訣竅。
1.煲當歸生薑羊肉湯
用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燉湯,有補益氣血、溫中散寒的功效,適宜手足不溫、腹中冷痛、畏寒喜暖者食用。
2.煲黃芪黨參烏雞湯
可用黃芪、黨參各15克,與烏雞共煲湯喝,可以補益氣血。日常還可以用桂圓、紅棗、枸杞煮水代茶飲。
3.喝蜂蜜紅棗茶
取去核大紅棗30克、蜂蜜20克、薑絲10克、陳皮10克。將紅棗、薑絲加水煎煮,燒開前放入陳皮,放至溫涼時可加入適量蜂蜜調味。
本方能暖胃生津、驅寒活血,適合氣虛血弱的人。
4.用花椒水泡腳
泡腳能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活血化瘀、補氣升陽的作用。用花椒水泡腳,則可以讓花椒的辛辣溫暖直接刺激下半身,由內而外地加快下半身血液流通,而且還能消除疲勞。
5.每天都散步
每天花上35分鐘快步走,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強新陳代謝,而且能推動體內脂肪向外排出,對因寒氣入侵產生的下半身肥胖有大作用。
6.按揉勞宮穴
一.位置:手掌心,第二、三掌骨之間偏於第三掌骨處,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二.功效:發汗、清心火、清熱涼血。
三.主調:發熱、中暑、嘔吐、口舌生瘡、虛煩內熱。
四.方法:揉法。
7.陽光浴頭
陽光好的時候,出門曬曬太陽,讓陽光曬到頭頂的百會穴,能加快血液循環,提升臟腑活力。
還可以曬曬背,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均分佈於後背,曬背能借助自然界陽氣溫通經脈。可以一邊運動一邊曬;也可以在溫暖無風時打開窗子,在窗前曬半小時,但如果不開窗效果會大打折扣。
8.揉搓手腳心
經常揉搓手腳心,直到有熱感,可以改善末端血管的微循環狀況,溫暖手腳。
9.好好吃飯
食物攝入人體後,部分能量會轉化為熱能,用於保持體溫和供人體散熱。吃得太少,身體能量跟不上,會使人體氣血虧欠,導致四肢寒涼。
10.適當艾灸
艾灸是改善體寒不錯的方法。可在醫師指導下艾灸豐隆(位於小腿外膝眼和外踝連線的中點)、足三裡(位於外膝眼直向下四橫指處)、三陰交(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上方四橫指處)等穴位。
上一篇:把“小店犧湯”推到更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