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哪裡的美食最多,那麼除瞭四川無疑就是廣東瞭,廣東的首府廣州在美食界有個稱號:“食在廣州”。
可見大傢對於廣州和廣東地區美食的認可程度,實際上也是如此,廣東人在吃這件事情上可謂是絞盡腦汁。
有很多食材,外地人不喜歡,甚至沒人吃,廣東人卻是非常喜愛,比如說:鵝,除瞭廣東人之外,很少地方的人喜歡吃鵝,但是廣東人對於鵝的熱愛卻超出瞭鴨子。
燒鵝更是遍佈整個廣東地區,不管你是在廣州還深圳珠海惠州,甚至韶關梅州都可以看到燒鵝的身影,廣東人對於燒鵝的喜愛,讓很多在外來打工人也喜歡上瞭這個美食。
然而被廣東人喜愛的燒鵝在外地卻沒有市場,很多賣燒鵝的老板表示,在廣東之外燒鵝根本就賣不出去,為啥遍佈整個廣東的燒鵝,卻走不出廣東呢?
很多外地的網友們表示:實在是實力不允許,餐飲老板揭秘,這4點原因很致命,導致瞭廣東的燒鵝註定在外地沒有市場。
廣東地區大傢的飲食都是偏清淡,燒鵝的口味,在潮汕廚師做出來的偏甜,汕頭廚師做出來的偏咸,口味清淡,一般是直接吃,不需要蘸醬吃。
這樣的口味體現瞭廣東人註重食材本身的味道,不會被調味品的味道喧賓奪主,註重燒鵝本身的香味。
而在外地市場,對於江西、湖南、湖北、甚至北方地區習慣吃重口味的人們而言,這樣的味道簡直就是“沒有任何味道”,有網友表示:吃在嘴裡都要淡出鳥來。
各地人們飲食的差異化,導致每個地方的特色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如果想要吃到正宗的燒鵝還是得去廣東。
廣東地區,由於水網密佈,水草豐盛,特別時候養鵝,在廣東做燒鵝,必須用到“獅頭鵝”,一聽名字就是知道,這個鵝是頂級的品種。
獅頭鵝不僅個頭大,而且養殖比較復雜,不能關在養殖場裡喂飼料,而是需要半放養狀態,需要吃水草,獅頭鵝隻有在廣東地區才有。
這個品種在其他地方,由於氣候地理條件的不一樣,養起來很費勁,而且沒有廣東地區養的好吃。
如果在外地做燒鵝,那麼隻能使用外地的鵝,制作出來的口感自然差瞭很多。
燒鵝的制作過程非常繁瑣,需要用新鮮的獅頭鵝,去掉頭和翅膀之後,進行吹皮封腔,說通俗一點就是把鵝的肚子搞大來,然後掛到通風的地方風幹8個小時。
最後再把大鵝倒掛在泥爐中燒制1小時左右,這就是廣東地區最著名的脆皮燒鵝,做一隻鵝過程,加上醃制時間2小時的話,最低都要11個小時。
制作太過復雜,在外地人看來實在是沒有必要。
由於制作過程復雜,養殖鵝的成本過於高昂,最後導致,一隻燒鵝的價格要兩三百元,一斤就要三四十塊錢。
這對於很多地方的人而來,一斤燒鵝30塊錢,還不如去購買豬肉吃,性價比太低瞭,北方的朋友說道:“一斤燒鵝沒幾塊,口味又很清淡,在我們這裡沒有市場,這不是很正常嗎?實在是它的實力不允許!”
對於習慣瞭大口吃肉的北方人而言,確實很不劃算,還不如去買牛羊肉吃;對於廣東之外的江西、四川、湖南等地的人而言,吃燒鵝也是性價比很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