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卜餃:夏日開胃、冬季暖胃的小吃
创始人
2024-05-29 23:13:00

原標題:蘿卜餃:夏日開胃、冬季暖胃的小吃

蘿卜餃:夏日開胃、冬季暖胃的小吃

“冬吃蘿卜夏吃薑”這句諺語,在老百姓中廣為流傳,這其中闡釋著日常飲食與養生的緊密聯系。在荔浦市,有一種用蘿卜做成的美食,在寒冷的冬季吃上一口,暖胃又養生,也能在暑氣彌漫的夏季,為人們帶來味覺上的清爽,它就是蘿卜餃。

為瞭品嘗到最地道的蘿卜餃,記者專程來到荔浦市花篢鎮,找到瞭有著30多年老手藝的莫小鳳。“做蘿卜餃很簡單,保證你一學就會。”莫大姐得意地說著,手上的動作也未曾停下,話音剛落,一個“白白胖胖”的蘿卜餃就做好瞭,那這蘿卜在哪呢?

接著,莫大姐開始“揭秘”,她將已經準備好的食材擺上桌面:粉絲、蘿卜、木耳、芹菜、豆腐皮,這就是蘿卜餃的餡。然後將食材全部放入鍋中焯水斷生,即可撈出,用少許食鹽調味,將所有食材放入盆中,抓拌均勻,餡料就做好瞭。

米皮的制作也十分關鍵。米和水的比例、蒸米皮的水溫、時間掌握是否到位,都會影響蘿卜餃的賣相和口感。米皮薄瞭,包不住餡料,容易破;米皮厚瞭,吃起來口感不好。但這都難不倒經驗豐富的莫小鳳。

隻見莫小鳳將浸泡整晚的大米取出,瀝幹水分,倒入攪拌機中,將米和水以1:2的比例打成米漿。取一個托盤,刷上花生油,淋上薄薄一層米漿,放入鍋中隔水蒸2至3分鐘。蒸熟後,將米皮靜置放涼,寬寬的米皮,用小刀裁成約8厘米寬的米皮條,就可以制作蘿卜餃瞭。挖一勺餡料,放置在米皮上,斜向包成三角形,折疊4下,僅需三四秒,就完成瞭蘿卜餃的制作,十分簡單易學。“吃的時候再蒸3到4分鐘就好瞭。”莫大姐說。

這時,距離蘿卜餃正式完成,還差最後的靈魂醬汁。“淋在上面的是我獨傢秘制的花生和芝麻醬。”這是整個蘿卜餃的靈魂,也是蘿卜餃好吃的重中之重。隻見莫大姐將花生放入鍋中過油,將白芝麻炒熟,然後將花生和白芝麻打碎。接著莫小鳳取出一口小鍋,將花生碎和白芝麻碎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在起鍋前放入少許生粉和鹽,就得到瞭美味的花生芝麻醬。淋上花生芝麻醬後,美味的蘿卜餃才算真正制作完成。

經過4分鐘的等待,冒著熱氣的、白白胖胖的蘿卜餃就出鍋瞭。淋上莫小鳳秘制的花生芝麻醬,再撒上蔥花、辣椒,一青、一白、一紅,看上去十分誘人,記者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嘗這道美味的小吃瞭。輕咬一口,米皮非常有彈性,唇齒間彌漫著大米的清香。餡料裡的蘿卜、木耳、芹菜脆爽,粉絲、豆腐皮吃起來綿綿的,即使上鍋蒸過,都還能嘗出食材本身的味道。蘸上花生芝麻醬後,蘿卜餃充滿瞭酥香,一個蘿卜餃四五口就吃完瞭。“現在天氣冷瞭,吃熱的,特別暖胃。夏天的時候吃涼的,能讓人特別有食欲,非常開胃。”莫小鳳笑著說,蘿卜餃是個四季皆宜的美味。

回顧蘿卜餃的制作過程,確實簡單易學,卻凝聚瞭花篢人的智慧,也訴說著背後的延續和傳承。“在我的印象中,小時候吃的蘿卜餃裡是沒有豆腐皮的,那個時候比較窮,沒有什麼配料,就連菜可能都是在野外摘的。”莫小鳳感嘆道,“現在條件好瞭,想吃什麼都能往裡面加,甚至還可以做出肉餡的。”的確,一道小吃看似做法簡單、食材樸素,卻記錄瞭一個時代,承載瞭一代人的記憶,也見證著荔浦的蓬勃發展。

來源|桂林日報(記者劉菁 通訊員唐滔 何鴿)

桂林日報社新媒體運營部出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别再乱买补肾品了!这颗十几块的... 秋冬季气温转凉,人体阳气收敛、阴气渐盛,此时正是调理肾脏的好时机。提到补肾食材,很多人会想到人参、鹿...
原创 冬... 冬日的甜蜜,就藏在一节节的甘蔗里。它们立在寒风中,却把最暖的甘甜,悄悄储存在每一节茎秆中。 老话常说...
这菜瘦子少吃,真的太刮油了!一... ⚬ 冬季餐桌的应季鲜味绝对少不了韭黄。 它是韭菜宿根在完全避光的环境中栽培出的黄化幼苗,简言之,是韭...
馄饨这么做,酥脆皮不破,连吃三... 美食君小时候特别喜欢吃馄饨,还依稀记得上小学时,学校门口有一家特别好吃的馄饨店,一碗1块钱,好吃到每...
叉烧有官方英文名了,还带粤语发... 在广式的餐厅里, 鲜虾云吞面鲜爽、菠萝油甜咸交织、 干炒牛河镬气十足。 最受食客追捧的当属 叉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