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酸菜的吃法有很多種
酸菜燉血腸、酸菜燉排骨
......
但是最正宗的吃法還得是
滿族傳統的烏拉火鍋
熱乎乎的來上一口
過癮
酸菜+火鍋
開胃的口感外,更多的是情感的寄托
在吉林美食界,與鐵鍋燉同樣地位不可撼動的還有酸菜,這道東北特有的食材,在這片黑土地上經典流傳,經久不衰。

起初人們隻是為瞭冬天更好地保存食物而發明的酸菜,如今,它多樣的吃法與獨特的口感,早就已經不分季節地被端上人們的餐桌。

“下雪天與火鍋最配”,這句網絡流行語所言非虛,在吉林火鍋也是不分季節地被人們寵愛著。尤其是下雪天,看著窗外的白雪,室內圍爐涮著各式食材,這樣的美好見證瞭多少親人間的團聚,促成瞭多少友人們的歡聚時刻,這是一道能夠帶來快樂的美味。

尤其是用酸菜作為鍋底的吉林烏拉滿族火鍋,至今仍保持著傳統大沿銅鍋炭火,食用時用筷子夾起薄薄的肉片,在滾燙的鍋中“七上八下”涮熟撈出,再輔以用芝麻、腐乳、韭菜花等調配而成的蘸料,在入口的瞬間便能俘獲你的味蕾,那鮮嫩的口感令人久久不忘。
烏拉火鍋,美食傢乾隆的選擇
火鍋的起源有很多個版本,比較常見的說法有兩種。
第一種說法是元世祖忽必烈發明瞭火鍋。準確地說是忽必烈的廚師。

據說,忽必烈在行軍途中饑餓,急呼廚師。恰逢冬季,天氣寒冷,又斷瞭軍糧,廚師急中生智,趕忙燒一鍋開水,切下一片片羊肉,將羊肉片放在沸水裡攪拌幾下,待肉色一變,馬上撈入碗中,撒下細鹽。結果歪打正著,肉質格外鮮嫩,忽必烈吃完大呼過癮。
於是,這次偶然的事件,便促成瞭美食“涮羊肉”的誕生。

還有另一種說法:火鍋是東北女真人的發明,隨著清朝進入北京,並且興盛於清代乾隆時期。
這裡也有一個典故,據說在嘉慶元年的時候,已經是太上皇的乾隆辦瞭一場“千叟宴”,顧名思義,他要請北京城裡一千位老人吃飯。
千叟宴並不是新鮮事物,乾隆的祖父康熙就辦過。但是乾隆辦千叟宴時遇到一個問題,那時候是冬天,食物容易涼掉,再加上老人們動作慢,皇宮吃飯排場又多,這頓千叟宴就不那麼美味瞭。
這時候和珅出瞭個主意,幹脆吃火鍋,一邊煮一邊吃,食物總是熱的。

這典故當然是野史,估計是為瞭證明和珅聰明,因為乾隆本來就愛吃火鍋。相傳他巡幸吉林烏拉時,地方官員爭相進貢火鍋投其所好,一時間朝野上下吃火鍋漸成風尚,乾隆將烏拉滿族火鍋禦封為宮廷鍋。
也許可以說,吉林烏拉滿族火鍋是北京涮羊肉的源頭。
山珍海味,都在烏拉火鍋中
吉林烏拉是滿語音譯,據《吉林通志》記載:“吉林謂沿,烏拉謂江。”吉林烏拉意為沿江,後來康熙皇帝下令統稱為吉林。
冬季來到美麗的吉林市,有“一觀一品”不可錯過,“一觀”即欣賞天下奇觀霧凇美景,“一品”就是品嘗美味的烏拉滿族火鍋。

@亞亞頭
傳統的烏拉滿族火鍋,營養成分很高,火鍋的湯底是雞湯,然後再加入多味名貴的中藥材,比如吉林的特產人參,此外還有冬蟲夏草、當歸、桂圓、枸杞等等,再經過長時間的熬制形成湯底。

除瞭雞湯鍋底,還有海鮮鍋底可以選擇。擺一個景泰藍的“宮廷鍋”,鍋裡煮上小螃蟹、蝦皮、蠣蝗、幹貝、紫菜等12種幹貨小料,這陣勢,怎一個“鮮”字瞭得。

鍋裡涮什麼?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海裡遊的,都能在烏拉滿族火鍋裡找到。
是不是聽著就很帶勁兒?吃起來更帶勁兒。
吃烏拉滿族火鍋要先喝湯,一碗濃稠的人參雞湯或海鮮湯,暖胃暖心。心滿意足再下肉,蘸上麻醬、腐乳、韭菜花攪拌的醬料,送到嘴裡,一口入魂。

蘸料看似簡單,但麻醬的配方各傢有各傢的高招兒,那是不傳之秘。
這樣的火鍋,就不是簡單的美味可以形容瞭,它的滋補功效極為顯著。尤其在寒冷的冬天,圍著銅鍋,吃一口涮肉,這日子,神仙都不換。有詩雲:“比鄰春酒喜相對,薄肉酸菜火一鍋,海菌千莖龍五爪,何傢風味比人多!”



隨著烏拉古鎮、吉林霧凇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吃烏拉滿族火鍋也成為瞭來吉林的遊客一個重要行程。
你要讓我在眾多的烏拉滿族火鍋店中推薦一個,這可犯難。但舌尖上的“非遺”,還要數這一傢。
鳳吉園賈傢火鍋店是烏拉街現存的百年老店,始創於清光緒年間,至今已有140餘年。他傢的烏拉滿族鍋子加工技藝還被評為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不妨去嘗試一下,“燒燎法”烤制的肉,是不是真的肥而不膩。
這個周末不如來趟吉林
嘗嘗地道的滿族烏拉火鍋
暖心又解饞
◆來源:旅遊廣播綜合整理、部分內容來源悠遊吉林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謝謝
到白山滑雪!攻略看這裡!
城市潮玩,帶給你獨一份的好玩攻略 !
吉林省這些寶藏賞雪地,哪一處是你的心頭好!
上一篇:上大“暖心菜”出鍋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