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菜,中國四大菜系之一,以咸鮮為主,註重原料質地優良,以鹽提鮮,以湯壯鮮,調味講求咸鮮純正,突出本味。
作為山東的特產,大蔥在魯菜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多數菜肴要使用蔥薑蒜來增香提味,炒、熘、爆、扒、燒等方法都離不開蔥的使用。尤其是蔥燒類的菜肴,如蔥燒海參、蔥燒蹄筋等,更是以擁有濃鬱的蔥香為佳。

#本地美食推薦官#
海鮮類在魯菜中占有重要地位,量多質優,異腥味較輕,鮮活者講究原汁原味,蝦、蟹、貝、蛤等海鮮類食材多用薑醋佐食;燕窩、魚翅、海參、幹鮑、魚皮、魚骨等高檔原料,質優味寡,必用高湯提鮮。魯菜的烹調方法以爆、扒、拔絲最為突出,尤其是爆、拔絲技法備受世人稱道。爆的技法充分體現瞭魯菜在用火上的精湛技藝。因此,世人稱之為“食在中國,火在山東”。
魯菜還精於制湯,以湯為百鮮之源,講究“清湯”、“奶湯”的調制。清濁分明,取其清鮮。清湯的制法早在《齊民要術》中已有記載。用“清湯”和“奶湯”制作的菜品繁多,如“清湯全傢福”、“清湯銀耳”、“清湯燕窩”、“氽芙蓉黃管”、“奶湯蒲菜”、“奶湯八寶佈袋雞”、“湯爆雙脆”等,多被列為高檔宴席的珍饌美味。
山東的海產品非常豐富,參、翅、燕、貝以及各種小海鮮都是當地廚師的絕佳食材。他們將這些海產品烹制得精鮮味美,無論是炒、煎、炸、燒還是扒、蒸都能體現出魯菜的獨特風味。
此外,魯菜還註重禮儀。山東民風樸實,待客豪爽,在飲食上大盤大碗豐盛實惠,註重質量。受孔子禮食思想的影響,講究排場和飲食禮儀。正規筵席有所謂的“十全十美席”、“大件席”、“魚翅席”、“翅鮑席”、“海參席”、“燕翅席”、“四四席”等,都能體現出魯菜典雅大氣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