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把菰米的基因整合到水稻中,可提高主粮营养价值
创始人
2024-05-29 22:09:27

“我们从中国菰米中克隆了一些基因,将其整合到水稻中,从而提高了水稻中的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强化了营养且不影响产量。用杂粮的基因来提高主粮营养价值,是一个很好的种质创新方向。”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岛特种作物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闫宁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岛特种作物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闫宁。

菰属植物有4个种,有北美的水生菰、沼生菰和得克萨斯菰,以及原产于中国的菰(被称为中国菰)。研究表明,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野生中国菰是一种良好的禾本科作物驯化候选品种,其在我国作为粮食食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闫宁一直致力于菰米的功能成分研究和功能基因挖掘工作。他介绍,中国菰米是一种全谷物,其所含的酚酸、类黄酮和花青素等植物化学物质具有优异的抗氧化特性,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功能性食品原料。其中,中国菰米中的类黄酮化合物有159个,与稻米相比,中国菰米中上调和下调的类黄酮化合物分别有72个、6个,其中72个上调类黄酮化合物可能与中国菰米种子的棕黑色种皮有关。另外,中国菰米中的花青素含量高达(258.00±17.31)毫克/100克。

“但是菰米的产量很低,于是,我们就在想,如果能把这些调控菰米功能成分的基因整合到水稻中,岂不是双赢,既提高了水稻(目前大多数栽培稻的种皮颜色为白色)的营养价值,又保证了产量。”闫宁表示,最近我们完成了这样的实验,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整合了菰米基因的水稻种皮颜色变为黑色,花青素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显著提高。

闫宁认为,用杂粮的基因来实现主粮营养强化,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我们应该充分发掘我国杂粮功能成分及其基因资源,把这些优异基因整合到主粮中,创新种质资源,为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作出一些贡献。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本期编辑:丁佳惠 魏嵘

本期审核:王梅红

本期监制:蒋善军

关注种子天下坐享种业咨询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或全部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别再乱买补肾品了!这颗十几块的... 秋冬季气温转凉,人体阳气收敛、阴气渐盛,此时正是调理肾脏的好时机。提到补肾食材,很多人会想到人参、鹿...
原创 冬... 冬日的甜蜜,就藏在一节节的甘蔗里。它们立在寒风中,却把最暖的甘甜,悄悄储存在每一节茎秆中。 老话常说...
这菜瘦子少吃,真的太刮油了!一... ⚬ 冬季餐桌的应季鲜味绝对少不了韭黄。 它是韭菜宿根在完全避光的环境中栽培出的黄化幼苗,简言之,是韭...
馄饨这么做,酥脆皮不破,连吃三... 美食君小时候特别喜欢吃馄饨,还依稀记得上小学时,学校门口有一家特别好吃的馄饨店,一碗1块钱,好吃到每...
叉烧有官方英文名了,还带粤语发... 在广式的餐厅里, 鲜虾云吞面鲜爽、菠萝油甜咸交织、 干炒牛河镬气十足。 最受食客追捧的当属 叉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