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糊——童年经典广告要重新配音了
创始人
2024-05-29 22:07:30

摘自《康辉咬文爵字》康辉

在我小的时候,流传着一条经典电视广告,“黑芝麻糊哎—”一听见这广告里的叫卖声,童年的我就好像闻到了芝麻糊的浓香。今天咱们就“咬一咬”这个美食—芝麻糊(hù)。

先说说芝麻,咱们中国人吃芝麻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我国就有食用芝麻的记载了。有一种观点认为,芝麻是由张骞带回中国的,因此芝麻还有一个“胡麻”的别名。当然,这个胡麻跟我们如今日常说的胡麻并不是一回事。据说他还带回了石榴、葡萄、核桃、胡瓜(也就是现在的黄瓜),等等,我看有网友说,张骞简直是丝绸之路的“带货第一人”啊!

从西汉一直到清代,芝麻逐渐成为中国餐桌上的常见食物。如今,和芝麻相关的食物就更是数不胜数了,比如黑芝麻糊、黑芝麻糖、黑芝麻汤圆、黑芝麻膏等,都是老少皆宜的美食,当然,我最爱的还是芝麻糊。

有些朋友会说了,“芝麻糊”的读音太别扭了,感觉自己“说都不会话了”。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习惯成自然地把“糊”读成二声呢?我觉得其实这是来源于“糊”字的另一个读音,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糊涂”的“hú”,所以自然而然地也就读成芝麻“hú”了。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糊”字读二声“hú”时,意思是用黏性物把纸、布等粘在别的器物上,朋友们也许会问了:“那这也不是糊涂的意思啊?”这又要说起另一个字了,就是“胡”,在词典的示例中就有“胡涂”一词,和“糊涂”同义,只不过我们后来用“糊”的写法更多一些,所以“糊涂”也就顺理成章地读作“hú”。当然,在口语中我们表示类似意思时,也常读成轻声,比如迷糊(míhu)、含糊(hánhu),等等。

接着说回芝麻糊,“糊”在读四声“hù”时,表示样子像粥一样的食物,比如“面糊”“芝麻糊”等;也有将就的意思,比如“糊弄事儿”。

它的第三个读音,是一声“hū”,作动词用,意思为用较浓的糊状物填补缝隙或窟窿,比如:糊上一层泥。

最后,虽然我们是从美食讲起的,可还是要说一说有个特殊情况的发音。眼睑分泌出来的黄色液体,俗称眼屎,在一些方言中称为“眵目糊”。这里的“糊”字,如果从上面所说的发音规律看,似乎应为“面糊”状的“hù”,但是这三个字组合起来,读作“chī·muhū”。“mu”的注音前有个小圆点,表示这个“目”字要读作轻声。

怎么样,你猜对了吗?其实啊,生活里有很多词语我们平时挂在嘴边不知说了多少遍,不“咬文嚼字”一下真的不知道,原来一直读得是错的,比如芝麻糊、蛋挞、馄饨、螺蛳粉,等等,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都有一颗爱吃的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别再乱买补肾品了!这颗十几块的... 秋冬季气温转凉,人体阳气收敛、阴气渐盛,此时正是调理肾脏的好时机。提到补肾食材,很多人会想到人参、鹿...
原创 冬... 冬日的甜蜜,就藏在一节节的甘蔗里。它们立在寒风中,却把最暖的甘甜,悄悄储存在每一节茎秆中。 老话常说...
这菜瘦子少吃,真的太刮油了!一... ⚬ 冬季餐桌的应季鲜味绝对少不了韭黄。 它是韭菜宿根在完全避光的环境中栽培出的黄化幼苗,简言之,是韭...
馄饨这么做,酥脆皮不破,连吃三... 美食君小时候特别喜欢吃馄饨,还依稀记得上小学时,学校门口有一家特别好吃的馄饨店,一碗1块钱,好吃到每...
叉烧有官方英文名了,还带粤语发... 在广式的餐厅里, 鲜虾云吞面鲜爽、菠萝油甜咸交织、 干炒牛河镬气十足。 最受食客追捧的当属 叉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