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新村民”招募——飲食篇
创始人
2024-05-29 19:36:56

原標題:龍山“新村民”招募——飲食篇

前不久,采訪龍山駐村青年時,有人說:“每天一睜眼,就很期待吃飯。”這話沒毛病。

畢竟,在山裡,對食物的期待,就意味著對生活的熱情。在龍山,雞鳴犬吠,晨起的炊煙穿過綠樹,舌尖就開始思念糧食,牽動味蕾潮汐。

安寧龍山村,小小村莊,集結著整個龍山的風物饋贈,四季食鮮,山珍幹貨都是餐桌日常。

談到龍山美食,那麼一定繞不開土豆瞭。

龍山優質的生態山脈和適宜的氣候,形成瞭土豆獨特的口感。在海拔2538米高山種出來的土豆,粉糯、皮薄。有顏色少見、口感優質的烏洋芋,還有蒸透一壓就成土豆泥的“彩雲”和“青薯”。

品類不同,一個土豆,也許能弄出108種花樣和吃法。

水煮土豆,甜香軟糯,入口即化!細膩絲滑

油炸土豆片,原汁原味,一口下去嘎嘣脆

火燒土豆,外焦裡糯,蘸上辣椒面味蕾瞬間綻放

......

無論如何烹飪加工,龍山土豆都不失本色。山裡的食物也許不一定好看,但味道的層次和鮮美,絲毫不爽。

自然的饋贈遍佈龍山,大山裡的風物蓄勢待發。

進入冬天後,村子裡的風物,進入瞭一種天高雲淡的狀態。農事漸漸不再繁忙,但村民依舊勤勉。房前屋後,龍山臘味隨處可見的濃鬱。

回廊屋簷下,臘腸、臘肉的香氣在風中招搖。簸箕裡曬過的核桃、玉米,隨意挑一個出來,好像還帶著屋頂上三寸陽光的溫熱。

歲月更替間,味蕾始終是最忠實的記錄者。藏在村中農傢樂的農傢菜,留住瞭龍山最真實的味道和飲食文化。

火塘燉土雞,用火塘慢慢熬煮,金黃的油珠翻滾著,蟲草花纏纏繞繞,這滋味越熬越厚實。

趁熱吸溜一口,湯之鮮,無法用化學元素分析,隻能在舌尖感受,香味濃鬱,滋味鮮美。

吃著打土灶柴火燒的米飯,再炸上一盤龍山土生生長的洋芋,一定會是遠離傢鄉數百公裡的人難以忘懷的口腹之欲。

龍山醃豬腳,醃制瞭數月的豬腳,文火清燉後色澤棕紅,肉香撲鼻。等待的過程,讓人產生味覺的多巴胺,分泌著對它的期待和垂涎。功夫做在瞭前頭,燉熟後的豬腳吸滿瞭湯汁,咬上一口,咀嚼筋道,入口不膩。

青綠的豌豆,是搭配臘味兒的絕佳拍檔,醃入味的臘腸緩緩釋放油脂,包裹豆子的清爽綿密,在咀嚼與吞咽之間,清香豐鬱盈滿口腔。

龍山黃燜羊肉,肉經炭火洗煉,香氣四溢,入口爽滑

糊辣魚,爽滑脆嫩,大片的魚肉,一口下去無限滿足

黃精燉排骨,湯汁清淡香甜,補脾益氣

龍山老醃肉,肉香濃鬱,咸香可口

龍山小炒肉,香辣爽口,肉質鮮嫩,香味濃鬱

醃制的泡辣椒,口感酸脆,是最具性價比的下飯神器

......

柴火劈裡啪啦,鍋裡咕嘟咕嘟,冬日的爐火,帶著古老又溫暖的史詩感。熱氣騰騰的食物落入胃中,也讓一年到頭浮於瑣事的心,落回瞭肚子。

臨近年末,龍山村民們親手制作的臘味、蒸肉,和村裡的山貨,在農傢樂裡集結為豐盛的年豬飯,讓來山裡的客人,可以感受最地道的龍山風味,重溫記憶中的農傢親切。

順時而食,應時之味,每一個時令大自然都會給予不同的饋贈。

龍山是個很慢的地方,這裡的食物,充滿人的情感,一點點在山間醞釀。

從口腔的濃鬱甘甜到肺腑的熨帖撫慰,在三餐四季升騰的煙火氣裡,傳遞每一個普通人和味道有關的美好期望。

龍山“新村民”招募詳情可點擊下方瞭解

供稿:溫泉街道

美編:陳書雅 審核:白海

發佈:安寧市融媒體中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别再乱买补肾品了!这颗十几块的... 秋冬季气温转凉,人体阳气收敛、阴气渐盛,此时正是调理肾脏的好时机。提到补肾食材,很多人会想到人参、鹿...
原创 冬... 冬日的甜蜜,就藏在一节节的甘蔗里。它们立在寒风中,却把最暖的甘甜,悄悄储存在每一节茎秆中。 老话常说...
这菜瘦子少吃,真的太刮油了!一... ⚬ 冬季餐桌的应季鲜味绝对少不了韭黄。 它是韭菜宿根在完全避光的环境中栽培出的黄化幼苗,简言之,是韭...
馄饨这么做,酥脆皮不破,连吃三... 美食君小时候特别喜欢吃馄饨,还依稀记得上小学时,学校门口有一家特别好吃的馄饨店,一碗1块钱,好吃到每...
叉烧有官方英文名了,还带粤语发... 在广式的餐厅里, 鲜虾云吞面鲜爽、菠萝油甜咸交织、 干炒牛河镬气十足。 最受食客追捧的当属 叉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