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爷爷买了酒,藏在辅房里偷偷地喝,有次遇到在楼梯口吃零食的孙子,两人互相对了对眼,然后擦擦嘴,心照不宣的一起回家了。
孩子爷爷的零食就是酒,出去转一圈,回来喝一口,老伴特别讨厌和反对他喝酒,他就偷着喝。一天自己也不知道喝了多少。老伴有时就把他烫酒的小壶扔到院子里,也不给炒个菜,孩子爷爷就随手找点东西就着喝,有时是一点咸菜,有时是一根黄瓜。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对于孩子的零食,不是很支持,平时不怎么主动给孩子买零食,认为每天三顿饭主食搞好就可以。等孩子有了自己的零花钱后,自己买的零食,就是大多从学校周围的零食摊买。我大多看不上,都是持否定意见的多。因此很多时候,孩子放学后自己买了,回家之前吃完。但辣条的味道太刺激,每次在外面吃完,嘴里的味道,我这个尖鼻子也能闻出来,每次都挨一顿说。
后面我意识到孩子对零食的喜欢后,每次去大超市,就让孩子挑些自己喜欢的零食,但也不能随便挑,孩子爸爸一直坚持,只能选2到3种,不能让孩子无所顾忌的选,然后告诉孩子,大超市的零食,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从小卖店买的,不安全,吃力不健康。
孩子目前大二了,还是喜欢吃零食,也还是喜欢到小区里的小卖店或者中型超市买零食,最喜欢的零食还是饮料、辣条、薯片和果冻,和小学的零食习惯没有什么区别。
只要他放假在家,空的塑料饮料瓶子,就能攒一大堆,就好像垃圾回收点似的。
孩子的这个零食习惯,和他爷爷的喝酒的零食习惯是一样的,都是由于,越是被压制,越好奇,越有吸引力,越爱吃。吃零食和喝酒,不一定是为零食而零食,其实是在找到那个不被控制的感觉。
如果是现在的我,针对孩子的零食,会怎么做呢?
1、认识到零食是对孩子缺一不可的
孩子的同伴在吃,孩子必然也会喜欢,这个是群体文化。既然生活在这个环境中,不可避免。
孩子小时,精力旺盛,消化吸收得也快,三顿饭中间会感觉到饿,需要零食来补充能量。
2、零食的危害
很多的零食,其实真的不健康,尤其是学校周边的小摊和针对小学生的小卖店。饮料里糖分多,喝了容易长胖。零食里面有好多的添加剂,即使都按照国家标准使用,吃多了对身体也不好。尤其是对于长身体的年龄,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3、父母主动给孩子提供零食
零食,不就是方便孩子随时可以拿出来吃,不用必须三顿饭时间吃的食物吗?比如我们小时候,没有零食,放学会肚子饿,会回家拿上顿剩下的饭,出来吃。
父母主动给孩子提供,就可以选择有质量保证的零食了,比如有名的良品铺子的零食,网购时,可以让孩子参与挑选。
4、从小培养孩子的零食习惯:
从小开始,父母给孩子在家准备好喜欢吃的零食,孩子自然而然养成从家里带零食的习惯。孩子就不会偷偷摸摸的自己用零花钱买。就不会把偷摸买零食看作是一次反叛的体验。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