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天寒地凍的最適合多喝湯瞭,一碗下肚全身都暖暖的。那你的印象中湯水是什麼顏色的?估計大部分人都會說要麼是清亮的清湯、要麼是奶白的濃湯,其實還有一種比較流行的重口味湯——肉骨茶。
顧名思義就是用肉、骨頭燉出來的“茶”,但是裡面沒有一點茶葉。傳說是祖先們遠渡重洋到南洋謀生,由於水土不服疾病纏身,於是人們發明瞭用骨頭熬湯再搭配藥材的食用方法,既可以進補又可以除疾,聽說流傳至今食材也發生瞭很多變化,甚至各種山珍海味早已加入其中。
如今肉骨茶主要分為兩派,一種是胡椒味比較濃重的白湯,另一種就是藥材味道、湯色較重的濃湯。今天就為大傢來簡單分享一下這道湯色重的肉骨茶,這其中我沒有使用很多藥材(你也可以購買現成的肉骨茶包),畢竟濃重的口味和藥性不適合小朋友,感興趣的也可以省略各種香料,多加一些胡椒來發汗散寒,喝湯的時候再搭配一些油豆腐、菌菇、青菜等配菜,更營養解膩。
經常為傢人煲一鍋,口味獨特,能溫暖散寒、特滋補,一口肉一口湯最滿足瞭。詳細在步驟,請看如下分解:
食材準備:豬骨,幹香菇,幹紅棗幾個,大蒜一頭,蔥薑,幹香菇,白蘑菇、油豆腐適量,胡椒粉,八角一個、桂皮一塊,香葉兩片,白芷兩片,良薑一小塊,草果一個去籽,甘草幾片,桂圓肉三四個,食鹽,老抽
第一步:準備豬骨,可以是排骨、筒子骨都可以,先用涼水浸泡一兩個小時,充分泡出血水,而後涼水下鍋燒開焯水,撈出後用溫水沖洗幹凈備用。
第二步:準備一些幹紅棗洗幹凈,一頭大蒜是肉骨茶裡的標配,把大蒜去外皮至最後一層,再準備幹香菇泡發、八角一個,桂皮一塊,香葉兩片,還有白芷、草果(去籽)、良薑、甘草,把這些香料洗一洗後用紗佈包好,再準備一些蔥薑待用。
第三步:吃肉骨茶時哈要準備一些配菜,傢中有什麼就搭配什麼,比如菌菇、油豆腐、青菜等。
第四步:準備砂鍋燒水至沸騰,加入焯水後的豬骨,加入蔥薑、大蒜頭、桂圓肉、紅棗,泡發好的香菇,再把包好的香料包也下鍋,滴入幾滴老抽來調整顏色,加蓋燒開後轉為中小火煲制40分鐘時間。
第五步:時間到後加入白蘑菇和油豆腐,加入少許食鹽來調味,加蓋繼續煲制10分鐘左右就可以光火出鍋瞭,出鍋前撒入一把胡椒粉(稍多一些)攪拌均勻,有青菜的最後加入燙一燙即可開吃。湯濃肉嫩,滋味豐富,熱熱乎乎的喝一口、吃一口特爽,你一定要嘗試一番。
再簡單的菜肴也有烹飪小技巧:超市網店裡都有售賣肉骨茶包的,沒有各種香料的可以買來試一試,可能味道更正宗一些,但是傢中有小朋友的建議看好配料表,避免一些藥材過多的料包。
有胡椒粒的可以和香料一塊包好下鍋,沒有的在出鍋前撒入胡椒粉即可。
我是阿胡的小食光,一個喜歡研究美食不一樣吃法的饕餮小食客!天寒地凍,喝雞湯不如喝這碗肉骨茶,發汗散寒、特滋補。喜歡今天這道肉骨茶做法的可以關註我,並點贊,關註和轉發此文,明天還有更精彩內容呈現,感謝閱讀,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