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打完下班卡後,屬於自己的時間才真正開始。利用晚上的空閑時間,學習一項技藝,既能自我提升,又能向外社交,何樂而不為?不用羨慕上海、杭州等地的小夥伴,這一次,蕪湖青年也有自己的時髦選擇。
年輕人喜愛的夜校,蕪湖也有
“今天我們要做15個紙杯蛋糕,請大傢先放入低精面粉和玉米淀粉……”晚上7點多,大江資訊記者走入位於蕪湖市弋江區的江灣社區活動中心,正趕上江灣青年夜校的烘焙體驗課正式開課。十幾位青年學員分坐在一張木質長椅兩邊,正在動手學做紙杯蛋糕,老師雷蕾則一邊詳細講解一邊指導每一位學員進行操作。
江灣社區活動中心占地約200平方米,用一扇門隔成裡外兩間教室。裡面的小教室裡,二十來個小朋友正圍坐在一起,集中觀看交響童話《彼得與狼》,在音樂老師引導下,辨別不同樂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江灣青年夜校發起人之一、蕪湖市青年聯合會委員曹燕臻告訴記者,11月初萌生創辦青年夜校這個想法以後,他們便向居民發放調查問卷,收集統計居民意向,再根據具體需求設計課程、聯系老師。“先期開設瞭流行演唱、爵士舞、健身舞、古典舞、手沖咖啡、烘焙、時尚化妝等7門課程,每節課1個小時左右,預計三個月為一學期。”曹燕臻介紹到。
“我們想讓更多社區居民走出傢門,在發展興趣愛好的同時,與更多人展開互動交流,分享生活的美好。”曹燕臻表示,考慮到學員下班時間不一致,因此裡面一間教室上課時間會早一點,從晚上7點上到8點半左右;外面教室場地較寬敞,上課時間推遲半小時,從晚上7點半到9點。“因為周五晚上孩子們都放假瞭,所以我們也會增設類似這樣的音樂公益課。夜校目前輻射周邊1.5公裡內16—40歲的社區青年,讓他們在傢門口就能上特色興趣班。”
夜校為何受到年輕人“追捧”
李本薇今年24歲,就在附近上班。她告訴記者,平時自己下班後的生活非常枯燥:“5點下班吃完飯後,就會用看劇來打發時間,常常躺著刷手機直到晚上11、12點,不僅精神上感到空虛,還影響身體健康。”
一次路過看見宣傳單後,她被上面的課程所吸引,決定來參與這次體驗課。“我想上街舞課還有非遺文化課。因為平時會看一些紀錄片,我對傳統文化很感興趣,所以希望能通過夜校親身接觸、學習這方面的知識。”令李本薇感到驚喜的是,這個夜晚,她通過實操內容學會瞭制作紙杯蛋糕,以後在傢就能和朋友一起品嘗美味。“還認識瞭社區裡更多姐妹,擴大瞭自己的朋友圈,後期如果有我喜歡的課程,我想我會邀請朋友們一起來參與。”李本薇手捧蛋糕開心地說。
史楊艷是一位傢住皖江壹號院的年輕寶媽,這次她選擇帶著雙胞胎女兒一起來夜校“充電”。孩子們在裡面學習音樂知識,她則和其他人一起在外面學習烘焙知識。“上班時非常忙碌,下班後忙完一些簡單的傢務後,我又多瞭一項選擇,在離傢這麼近的地方就能學習自己喜歡的課程。”史楊艷告訴記者,她對手工、舞蹈、音樂、化妝等許多課程都十分感興趣,相信通過上夜校,不僅能增長見聞,還能結交到新朋友。“孩子們都說這個蛋糕味道很鮮美,下次我就能自己做給她們吃瞭。”
課程豐富,性價比很高
曹燕臻告訴記者,夜校請的老師都是專業人士。他們有些是居民轉化而來,如烘焙老師雷蕾,她有多年制作私房蛋糕的經驗;有些是青年志願者,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同時,接受夜校邀請來教授學員。
被社區其他居民親切稱為“睿媽”的雷蕾,一晚上多瞭十幾位學生。她有一個13歲的兒子和一個3歲的女兒。一直在傢照顧孩子,這些年來,她通過自學,逐漸掌握瞭烘焙蛋糕的技巧。
這次受到夜校邀請,她立馬答應來當老師,並且提前準備好烘焙材料。“我想和大傢一起分享制作蛋糕的心得,讓更多人感受到甜蜜和溫暖。”在教授學員的過程中,雷蕾與志趣相投的朋友們一起分享勞動成果。“我們在這裡互相交流學習,說實話更像是一場雙向奔赴、共同治愈。”
除瞭雷蕾,其他老師也都身懷絕技:“健身舞教練的是一位從上海回蕪湖的男老師,他特別擅長跳尊巴舞;教時尚化妝的老師是一位美女,本人也是一位化妝師……”曹燕臻表示,10名同學即可組成一個班,這個月底又有不少課程可以正式開課瞭。
這樣的夜校除瞭主打有知、有趣、輕松之外,還頗具性價比,記者在宣傳海報上看到,這些為年輕人設置的夜校課堂的收費標準為500元/20節課。
“不要宅,走出來!”正如海報上的標語所言,從壓力中釋放出來,培養一門興趣,重構自己的文化生活。
在夜校,做一個活脫脫的快樂蕪湖青年!
▍見習記者:吳培丹 張瑾昕
▍編 輯:葉荔
·
聲明: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註大江資訊,設為星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