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的起源
紅茶,中國6大茶類中出現最晚的,相傳十六世紀中期誕生於福建武夷山,十七世紀傳入歐洲後形成瞭著名的英式下午茶,迅速在世界各地流行開來,十八世紀中期傳入安徽,誕生瞭著名的祁紅,1938年誕生瞭著名的滇紅。
川紅工夫的誕生
川紅工夫,也稱“四川紅茶”,在對外貿易上簡稱“川紅”,主產地為四川宜賓筠連縣、高縣、宜賓縣(今敘州區)、珙縣等地區。
1950年初,國傢新建,百廢待興,為換取同為社會主義國傢陣營的蘇聯對新中國建設的支持,將蘇聯人喜歡的紅茶列為中方還貸的商品,由中茶公司組織實施。
1951年3月,第一個推廣站“筠連紅茶技術推廣總站”在筠連縣成立,年底即生產出首批川紅工夫紅茶,交付蘇方後得到高度認可,享譽中外的川紅工夫由此誕生。
筠連茶廠,見證一個時代
川紅工夫在筠連創制成功後,中茶公司隨即將生產重心放在瞭宜賓地區,1952年初,設立宜賓茶廠,1956年,因筠連茶葉產量大、質量好,為方便加工生產,又投入20萬元建設瞭規模更大的筠連茶廠,筠連茶廠占地約40畝,1957年4月建成投產,為川紅工夫紅茶生產專廠,是全國五個示范廠之一。
80年代後期,因蘇聯解體等多種因素,川紅工夫的生產銷售陷入低谷,於1996年停產,2000年被醒世商貿收購,更名為宜賓醒世茶業有限責任公司,開啟瞭筠連紅茶發展的又一征程。
實習編輯 | 溫耀傑
責任編輯 | 晏瑛 李楊
審核 | 詹小芹
監制 | 詹茂森
爆料熱線 | 19162684153
查看更多消息
● 筠連縣委常委會會議召開
● 黃強在瀘州宜賓調研時強調:以高質量發展實績為全省大局多挑重擔多作貢獻
● 宜賓市舉行“四化同步 城鄉融合”發展競進拉練並召開全市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工作會議
轉發,點贊,在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