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冬季的第三個節氣,這時北方已開始進入寒冷的冬季。節氣大雪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漸增多。孟奇鵬小兒推拿提醒,大雪節氣最常見的就是降溫、下雨或下雪。
而在這樣寒冷的天氣裡,如何進行養生保健,增強身體抵抗力,就顯得尤為重要瞭。
大雪三候
一候:鶡旦不鳴。鶡旦即寒號鳥,大雪節氣,天氣寒冷,寒號鳥不再鳴叫。
二候:虎始交。古人認為,大雪時節,陰氣最盛,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
三候:荔挺出。“荔”為馬蘭草,即馬蘭花,大雪時節感受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大雪習俗
醃肉、打雪仗、賞雪景、進補都是大雪節氣的民俗。老南京有句俗話,叫做“小雪醃菜,大雪醃肉”。此時,傢傢戶戶門口,窗臺上都會掛上醃肉、香腸、咸魚等醃制品,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
起居保健
大雪時節養生,應遵循《黃帝內經》“早臥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則,保證充足睡眠。起居調養宜早睡晚起,並要收斂神氣。早睡可養人體陽氣,保持身體的溫暖;晚起可養陰氣,用充足的睡眠養精蓄銳;待日出而起,可避開嚴寒,從而使人體達到陰平陽秘,為來年春天的陽氣生發做好準備。大雪節氣後,天氣更加寒冷,要及時加強保暖,適當增添衣服,出門宜戴帽子、圍巾。
1.身體養護
寒冬來臨的大雪節氣,頭部、胸部和腹部、足部,都是特別容易遭受風邪、寒邪侵襲的部位,因此應特別註意這些部位的保暖。中醫理論認為,“頭為諸陽之會”,頭部保暖不好,容易散失身體的熱量;胸部和腹部受寒對心臟不好,也容易引發胃腸疾病;足部受寒會使人體的抵抗力下降。這個時候適合多曬太陽、泡腳,以溫陽益腎,保護陽氣。患有慢性心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疾病、關節痛的患者,更要謹慎防寒,身體不適時應主動到醫院就診。
2.飲食調理
大雪是冬季“進補”的最佳時節,但也要註意補養適度,根據自身體質適當調養,還可在醫生指導下酌用補益藥物山藥、枸杞、肉蓯蓉、黃精等作為輔助。飲食宜溫補為主,做到“少而精”。大雪節氣,進補時可選用羊肉、牛肉、雞肉、蝦、山藥、桂圓、栗子等性偏溫的食物。陰虛血燥、口幹失眠者,可酌用烏雞、鴨肉、甲魚等滋陰補血,還可適當配合沙參、玉竹、石斛、枸杞等滋養身體。進補的同時,還要註意飲食均衡,適當進食蔬菜,以免產生內熱。
3.運動養生
大雪節氣運動時不宜過早,最好在早上太陽出來之後進行。此時適合開展步行、慢跑、太極拳、五禽戲等比較溫和的運動,動靜結合,養精蓄銳,以保護人體陽氣。空氣質量差或者陰冷的天氣最好不要到戶外運動。大雪節氣天氣寒冷,風寒之邪容易侵襲人體,故應在運動時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保護好胸腹和關節部位。頸肩和腰腿部也是易受寒邪侵襲的部位,出門運動時應註意這些部位的保暖。
4.情志養生
大雪節氣天氣寒冷,容易讓人感到情緒低落、抑鬱和焦慮。因此要註意調節情緒,保持心情愉悅,可多聽舒緩的音樂、讀書、練習書法等。以靜養為主,保持心境平和,寧神定志,避免精神緊張和過度興奮。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可多跟親人、朋友交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