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安徽新聞12月19日電 (通訊員 洪宛柔)說起黃山市徽州區的巖寺老街,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是什麼?一碗熱氣騰騰的潛口餛飩,一勺清甜爽口的靈山酒釀,一塊酥脆鮮香的黃山燒餅……各色美食讓這條古樸的街道充滿瞭濃濃的煙火氣。
最近的巖寺老街,變得更美瞭。在老街路口,造型各異的花卉綠植裝點瞭墻面和道路,令來往的行人賞心悅目;走進老街,幹凈整潔的街道與復古的店招、鮮艷的國旗交相輝映,讓古樸的街道煥發出新的生機。
連日來,徽州區緊緊圍繞“一街兩頭三亭七巷”對巖寺老街進行提升打造,統一更新店面招牌,新增國旗、燈籠等裝飾。同時聚焦“煙火氣、人情味”,保留理發店、鐵匠鋪等傳統手藝店,打造“巖寺方言墻”,並設置多處小花境和休憩點,進一步提升市民和遊客的幸福感、滿意度,把遊客引進來、留下來。
“燈籠、招牌看著都很一致,挺好看的,感覺老街的活力又回來瞭!”“我們的巖寺老街打造得非常好,我打一百分!”“每天晚上都會來老街散步,這裡的亮化越來越好,還新增瞭很多休息的地方,特別方便!”市民遊客對巖寺老街的改造好評如潮。
針對房屋外部的電箱電線、枯枝藤蔓,徽州區巧妙利用生動形象的墻繪,把它們從“礙眼包”變成瞭“亮眼包”。“這些藤蔓裡可能會有小鳥做窩,在裡面下蛋,老貓、小貓可能就在某個角落裡等著小鳥或者想偷鳥蛋。於是我們把這種趣味性的場景融入到老街改造的細節當中,體現老街的人情味、煙火味、生活味。”巖寺鎮黨委副書記曹吉松介紹。
在各傢商鋪門口,擺放瞭不同品種的盆栽,商戶們不約而同地精心照料起這些“新成員”。程芳是一傢凍米糖店的老板,她正在給傢門口的蘭花澆水:“自從它們來瞭之後,我就多瞭一件心事。有時候出門好幾天,心裡都會想著這些花草,所以回傢第一件事就是來看看它們。”
為保持整條街道的整潔美觀,徽州區采用“搖鈴收垃圾”的方式每天定點收集每傢每戶的垃圾。“程奶奶,您傢有垃圾要丟嗎?我給您一並帶去!”每天午後,小夥子餘洋都會幫助鄰居程奶奶打掃庭院、清運垃圾,而程奶奶也將小夥子的暖心相助記在心上,在“誇誇我的好鄰居”活動中一直稱贊鄰居小夥的“熱心腸”。
寒冬將至,巖寺老街依舊繁花似錦,溫暖如春,不僅僅是因為沿路的美景和暖胃的美食,更因為這裡蘊藏著許多友愛和美好的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