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海舊區拆遷改造,不少與市民息息相關的小店也搬離瞭原址,位於合肥路107號近順昌路的華良切面店就是其中之一。
由於一時間在附近找不到合適的場地,2021年6月,華良切面店無奈搬離黃浦區,來到大木橋路483號。但是,經營者回黃浦區的初心始終不變。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最近華良在廣東路475號近福建中路開設瞭新店——華良黑皮餛飩店。店面除瞭保留賣切面和黑皮子餛飩皮的傳統外,還新增瞭堂吃黑皮子餛飩和面條的供應項目,一時間吸引瞭不少新老顧客。
中午,記者在新店看到,門楣上“盧灣”“華良”兩個字格外醒目,黑皮餛飩、皮子大王等字樣吸引瞭不少人的眼球,帶給人們滿滿的回憶。店門口的立柱上,“一碗餛飩一碗面,一做就是幾十年”的字樣,道出瞭新店的經營范圍和品種。
店門口的櫃臺上擺放著黑皮餛飩皮和切面,種類雖少,但保持瞭傳統的經典,不少人聞訊遠道而來。
正在購買皮子和切面的一位中年男子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就一直在順昌路合肥路買華良切面和皮子的。前幾天聽朋友講,在這裡開瞭新店,就過來看看。另外一位消費者風趣地對營業員說:“你們搬遷後,有多少人在想你們呀,不是想你們的人,而是想你們的東西。謝謝你們,還在這裡為我們老百姓服務。華良真的很好很好的,呱呱叫!”
記者走進店堂看到,店堂面積不大,10多個平方米的店堂內隻有12個面墻而坐的餐位。堂吃供應的是三種黑皮子餛飩,為薺菜鮮肉、蛤蜊瑤柱鮮肉和魚籽蝦仁黑皮子餛飩,還有這三種餛飩的外賣。
堂吃還供應蔥油開洋面和辣肉面,涵蓋瞭傳統與時尚,適合中老年市民和年輕人的口味。
一位操著外地口音的消費者告訴記者,自己已經是第二次來瞭。第一次來的時候就比較好奇,“什麼叫黑皮餛飩?問瞭後才知道黑皮是全麥面粉的。感覺好奇嘗瞭嘗,覺得味道很好。這次是帶著兩位同事一起來的”。旁邊的一位阿姨告訴記者,自己是在微信群中看到消息的,吃瞭之後感覺沒有變。“現在這個黑皮子上海灘越來越少瞭,他們能夠這樣堅持下來也是一個很好的傳承。”
華良切面店前身是盧灣區糧食局第五糧店,成立於1949年。1983年斥巨資訂制瞭大型制面機,其供應的切面、餛飩皮、餃子皮等在市民心目中有著良好的口碑,尤其是堅持生產的黑皮子餛飩皮深受市民喜愛。改革開放後,雖然改制,更名為華良切面店,但糧店切面大王、皮子大王傳承人孫禮國帶領其團隊始終堅持傳統制作工藝,成為遠近聞名的切面店。
華良黑皮餛飩店店長曾懿告訴記者,從合肥路搬遷到大木橋路,老師傅還是想回到黃浦區來,“畢竟做瞭幾十年,是有感情的”。經過籌備一年,把店搬回黃浦區。雖然店小,但與原來的切面店有瞭不一樣。開瞭這個店之後,很多老街坊都會尋過來的,問是否還是以前合肥路這傢呀?知道真相後非常開心。“開這傢店的初衷還是想維護這些居民的感情,想做好社區的這碗餛飩。這裡有外賣,還有堂吃,就想把這碗餛飩做出‘媽媽的味道’,讓更加多的人瞭解這個品牌,喜歡這個品牌,吃到上海最正宗、最傳統的餛飩。”
新店主打黑皮,希望通過這個老上海熟悉的傳統經典,讓更多消費者瞭解、熟悉和走進門店。“為什麼是黑皮呢?”曾懿向記者透露,“因為小麥在加工過程中,沒有經過精白的這個過程,更好地保持瞭小麥中的蛋白質。這個皮子的麥麩等成分保留得比較好,蛋白質保留得也比較好。這個皮子呈現黑色的,吃起來口感有嚼頭”。
那麼有著70多年歷史的華良切面店自從從合肥路107號搬遷到瞭大木橋路483號後,已經有兩年多過去瞭,現在的情況怎麼樣瞭呢?
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切面店已經擺脫瞭剛搬遷到這裡的窘境,朋友圈已經越來越大。市民陸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從合肥路一直跟到這裡的大木橋路來,現在每次要吃瞭都會到這傢店來。碰巧,另一位市民也告訴記者,與白皮子比起來,黑皮子中沒有加其他東西,原汁原味的,很勁道。
從第五糧店到華良切面店,當年一起做切面和皮子的老師傅隻留下現在的孫禮國瞭。而曾經花巨資訂購的大型制面機由於年代久遠,經過拆改,如今設備比以前縮小瞭不少。現在每天孫師傅還是親自帶領從合肥路老店過來的幾名師傅一起操作設備,把控品質。
原盧灣區糧食局國營第五糧店切面大王、皮子大王傳承人孫禮國先生告訴記者,顧客要比當初來多很多瞭,基本上要翻倍。剛過來的時候很多附近的居民不熟悉。現在搬過來兩年多,很多老顧客都到這裡來。甚至那些搬到松江、浦東的居民,也乘地鐵、開車過來買。現在還新增瞭不少新單位客戶。
搬遷過來後,雖然房租提升瞭不少,周邊的居民也存在認識的過程,但華良切面店除瞭黑皮子每500克漲瞭1元外,其他品種的價格都沒有上漲。
另外,在切面店裡還增加瞭薺菜鮮肉餛飩餡、甜酒釀和崇明糕等新品。原盧灣區糧食局國營第五糧店切面大王、皮子大王傳承人孫禮國透露,“我們搬到這裡來房租翻瞭好幾倍,壓力很大的。現在找瞭一個合夥人,在廣東路開瞭一傢店,以堂吃為主,這樣房租的壓力可以減少很多。現在隻是試試看,將來可能再開連鎖店,把品牌傳承下去。”
不少市民對此表示贊許,“這裡種類品種多,味道也可以,應該保存下去。”今年63歲的孫師傅告訴記者,雖然已經過瞭退休年齡,但看到有這麼多消費者“追隨”,自己有瞭更多的信心和力量,計劃在新年開出更多的連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