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春節是中國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俗話說“無酒不成席”,為瞭迎接新年,馬上進入臘月,傢傢必做的重要事項就是備酒。
在古代,古人一入冬就開始為春節釀酒,經冬涉春,冬釀春熟。秋天收獲得稻米,經過冬天的釀制和儲藏後就可以飲用。在周代、秦漢等朝代,這種釀得的“春酒”被用於春節期間慶祝豐收、祭祀祖先的活動中。
至唐代,盛行臘月造臘酒的習俗。臘酒的主要原料是米飯,自臘日開始釀制,取水一石、浸曲三鬥、米飯四鬥,在次年正月十五、二月二日再分別放入米飯三鬥,至四月十八日就可以打開瞭。
到瞭次年,便可隨時飲用臘酒,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喝,宴客、送別、過節等重要場合都用臘酒。“莫笑農傢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裡所寫的,正是主人傢自己釀制的臘酒。
現在,很多地區還保留著在春節前釀臘酒的習俗。“臘月酒”雖然量不大,也並不普遍,但藏著濃濃的傢鄉味道,是許多人記憶中深藏的年味。
“臘月酒,傢傢有;喝一口,心甜透;迎大年,樂悠悠。”在東北、陜北地區,有些人傢會用大黃米釀酒,色澤黃亮,綿醇適口,酒精度不高,男女老少都可以喝上一口,分享團圓喜樂。
“米酒米酒咪咪甜,看到看到快過年。”南方的臘月氣溫低、濕度高,是釀制甜米酒的最佳時間。甜米酒的清冽甘甜,是對新年最好的慶賀,而入口後的醇香綿長,則像是和傢鄉、傢人之間那條看不見、扯不斷的線,牽掛著兩端長長的思念。
酒是中國人團圓桌上不可或缺的年貨。隨著工業化高度發展,人們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尋找平衡。除瞭釀臘酒的地方習俗,中國人更多地會在年前采購美酒,選擇空間大,更可以盡情享受美酒的甘美醇厚。
在春節這個特殊的時刻,即使是平常不喝酒的人傢,也會多少喝點。因為這一年來的酸甜苦辣,隻有酒能詮釋,因為久別重逢的幸福與愛,隻有酒能表達。
年關將至,為自己最愛的傢人、珍惜的朋友,都備上幾瓶好酒吧!把一年來疏忽的關懷問候藏在酒裡,把濃濃的思念與愛倒滿酒杯。
帶著貴禮名酒,赴親人摯友之約。當傢人圍坐,舉杯團圓,杯中的酒定比任何時刻都更加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