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衡山路,梧桐叶飘落如雨。我从高安路拐进衡复风貌馆,这里原是比利时领事馆。展馆里,老地图标注着1340栋历史建筑。志愿者老先生告诉我:"每栋老洋房,都住着上海的故事。"
在武康庭,老洋房焕发新生。红砖拱门下,咖啡馆飘着香气。我坐在庭院里喝手冲,隔壁画廊正在布展。策展人说:"我们尽量保留建筑原貌,连壁炉上的瓷砖都是原来的。"
午后,我寻访到黑石公寓。这栋百年建筑刚刚重生为音乐主题空间。在幸福集芸书店,拱形走廊像时空隧道,尽头窗外的梧桐正黄。留声机播放着老唱片,是周璇的《夜上海》。
黄昏时分,我在柯灵故居停留。二楼书房的绿罩台灯还亮着,仿佛主人刚刚离开。窗外梧桐沙沙,像是在诉说那些文学往事。
夜幕降临后,我走在岳阳路上。路灯透过梧桐枝叶,在老洋房外墙投下斑驳光影。这一刻的衡复街区,美得像一场不愿醒来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