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病从口入”,有人“吃出健康”,
有人顿顿吃肉不长肉,有人喝杯凉水都长膘,
为啥呢?
都是脾胃的问题。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脾胃病科主任赵小青,
人称赵博士,
他和他的团队
人人都是调理脾胃的一把好手,
从人体的整体体质,到一顿饭的宜口忌口,
想要吃得开心,吃得健康,
关注“赵博说脾胃”,就对了!
岭南的秋季,
暑热未退,秋燥渐起,
这一时期,
不少朋友都会遇到脾胃问题:
消化不良、腹胀腹泻、食欲不振……
有什么好办法吗?
秋季养胃佳品——山药
山药,特别是产自河南的“怀山药”(或称铁棍山药),在中医食疗中享有极高的地位。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是平补脾胃的“上品”。《本草纲目》记载:“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
山药具有健脾益胃、祛湿而不伤阴、润燥而不助湿、补中有运、补中有涩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岭南秋季湿热仍重,兼杂秋燥的气候特点。
岭南的秋季,余暑未消、湿热犹存,同时秋燥渐起,由此引发的脾胃升降失司、湿邪困脾、津液受损等常见的胃肠道问题(如消化不良、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泄或大便燥结等)。此时食用山药,对于养护脾胃,缓解消化问题,具有良好的效果。
山药食疗推荐
01
山药粥
做法:
1.取鲜山药100克(或干山药片30克),洗净去皮(鲜山药需防过敏瘙痒,可戴手套),切成小块。
2.与大米或小米50-100克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3.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成粘稠的粥即可。
4.可根据口味加入少许红枣、枸杞或冰糖。
功效:健脾养胃,滋阴润燥。适合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腹胀、食欲不振。
02
山药薏米芡实粥
做法:
1.取干山药片30克、炒薏米30克、芡实20克、大米50克。
2.先将薏米和芡实浸泡2小时以上。
3.将所有材料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
功效:健脾祛湿止泻。适合脾虚湿困导致的泄泻。
03
山药芝麻糊
做法:
1.取生鲜山药150克(去皮切块)、炒香的黑芝麻30克、浸泡过的粳米50克及适量冰糖。
2.将山药、芝麻与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或部分牛奶)熬煮,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熬并持续搅拌,直至所有食材熟烂成粘稠糊状。
3.加入冰糖调味。
功效:润肠通便。适合脾胃阴虚导致的便秘。
专科简介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脾胃病科隶属于国家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院大脾胃病科,是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东省中医院分中心成员、炎症性肠病诊疗区域单位、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门诊全国示范中心、珠海市消化道肿瘤中医专病诊疗中心、广东省食管疾病规范化诊治联盟成员、国家胶囊内镜临床应用基地。
专科擅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配合中医传统疗法,以最佳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食管、胃肠道及胆胰疾病。专科主攻病种包括中西医结合诊治胃食管反流病、急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早期肿瘤(息肉、早癌及癌前病变)、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各种功能性胃肠病(消化不良、腹泻、便秘、腹痛、肠易激综合征等)、胆囊炎、胆管结石、急慢性胰腺炎,以及肿瘤康复的调理。
科室开设专病门诊:脾胃病科(消化内科)门诊,胃肠息肉门诊,腹痛、便秘、腹泻门诊,食管反流门诊,胃炎、溃疡门诊,肠炎门诊,幽门螺旋杆菌门诊,胆胰炎、结石门诊,消化道肿瘤调治门诊。
专家名片
赵小青 科主任 主任医师
擅长:
胃食管反流病,胃炎,消化性溃疡,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便秘,肠易激综合征及疑难杂症,消化内镜的诊治。
出诊:周一下午、周二全天、周四上午
高钦颖 教授
擅长:
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肝胆病等内科疑难杂症。
出诊:周三、日全天,周二上午(名医诊室)
李春涛 副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胃肠、胰胆疾病,胃肠镜诊断及镜下治疗。
出诊:周二、三、五、六全天
陈慕豪 副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胃肠、胰胆疾病,胃肠镜诊断及镜下治疗。
出诊:周四下午,周五全天
林勇 主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胃肠、胰胆疾病,胃肠镜诊断及镜下治疗。
出诊:周一全天,周四上午
张剑锋 主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胃肠、胰胆疾病,胃肠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
出诊:周三下午
陈娜 主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胃肠、胰胆疾病,胃肠镜诊断及镜下治疗。
出诊:周二下午
肖嘉欣 主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胃肠、胰胆疾病,胃肠镜诊断及镜下治疗。
出诊:
周四下午
张文杰 主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中医基础与应用的研究。
出诊:
周二上午
、
、
、
来源 |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初审 | 李蕴淇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