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一个中国籍无证导游,靠着威胁游客购物挣钱,被泰国警方盯上了。事情发生得很快,结束得更快,可背后的门道让人牙痒痒。
10月12日,这名黑导游在一家珠宝店门口,对中国游客喊出狠话:“不在商店花钱消费,就让你们回不了国。”
还要求立即删除拍下的视频。这口气,好像整个地球都是他家的,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这些游客都是跟所谓的“零元团”来的。报名费便宜得不正常,理由是景点和服务全包。真到了泰国,才发现套路:带你去专门的店,消费金额导游抽成。这名黑导,没有泰国导游资质,连合法身份都没有,就靠这种购物提成混饭吃。
涉事商家和旅行团模式,之前就被多家媒体揭穿过。专坑中国游客的低价团,出发前说得天花乱坠,落地直接变脸。这次事件只是把老问题摆到了台面上。
泰国警方这次动作很快,几乎是风声一出就立案调查涉事旅行社。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在10月14日发布通报,确认事件属实,并提醒游客不要相信低价团。
官方还特别指出涉事导游是“三无”人员,没资格在泰国带团。
更有意思的是,这名黑导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0月13日,就从曼谷的廊曼机场离境,飞回西安。跑得比谁都快。按泰国旅游警察局10月15日的通报,当时只是言语威胁,没发生动手,纯属争吵。队里的其他中国游客当天就顺利回国。
泰国旅游与体育部随后也发布了一份几乎一模一样的案情说明。现在泰国旅游厅的工作人员正在收集旅行社的相关证据,查实违法的话,依法起诉。一旦坐实,旅行社在中国本土也逃不了。因为游客是通过中国旅行社报名的,在属地投诉完全可行,市监局、文旅局都能受理。
虽然人已经跑回来了,但追责还没完。
光靠泰国的程序,可能对他够不上直接刑事制裁,但只要国内的监管部门介入,他还是有可能彻底丢掉在行里的位置。
网上不少人说,这黑导不是已经被捕了吗?可真翻一遍官方通报,不管是大使馆的声明,还是泰国旅游警察局10月15日的文件,根本没出现“被捕”这个字眼。这个差别很关键,说明当时没抓人,而是人自己跑了。
零元团的坑早就不是新闻。旅行社为了留出价格空间,在行程里塞购物点,把游客当成移动钱包。消费额低导游就没提成,还可能遭威胁。泰国这类情况多到警方设了专门旅游警察处理。
这一次,还是因为游客当场拍了视频,才让事件扔到了舆论场。
大使馆提醒的重点,也是劝大家别拿大价团的便宜。
看起来省钱,最后花出去的远超过原本预算,还添一肚子气。
泰国当局的快速回应,和国内媒体的深入报道,让事件没被压下去。但你看,黑导游全程是中国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这就暴露了一个尴尬:他是一线接触游客的人,却在境外干违法事,还挂着国内公司的名义,这种风险是跨国的。
真要追责,双方都得动手。泰方查非法带团,中国监管部门查旅行社资质和员工行为。毕竟游客的报名关系是在国内成立的,这就让维权变得更可操作。
说到底,强制购物这种事,在外别硬碰硬,留证据才是王道。有人问,如果不现场跟他吵,会不会显得怂?没必要。
你在他国遇到威胁,最好的办法就是保存证据,回来直接把旅行社举报。
办事快,效果好,还安全。
现在,泰国旅游厅还在收证,国内监管部门也有渠道介入,那些靠坑自己人赚钱的人,不管躲到哪,总有清算的一天。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