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糕点从不是简单的零食,而是承载几代人味觉记忆、串连城市文化脉络的重要符号。近年来,南京糕点品牌百花齐放:既有以桃源村、小苏州为代表的老字号,在坚守品质初心中探索多元创新表达;也有好一朵茉莉花、泸溪河等新潮品牌,在大胆突破中锚定文化根源。新老品牌共同演绎守正与创新的对话,为中式糕点“破圈”注入独特的南京力量。
10月16日,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10号馆的南京展区人头攒动。好一朵茉莉花展台前,身着汉服的姑娘弹奏古筝,悠扬琴音萦绕耳畔;一旁的桃源村展台上,印有南京地标元素的糕点琳琅满目。“好看、好吃又好玩,这些品牌各有特色,我都喜欢。”一位现场选购的消费者笑着说道。25岁的白领张女士则被文创糕点吸引,夫子庙图案的糕点配上茶包,“既能当下午茶,还能作为伴手礼传递南京故事,比普通零食有意义多了。”
南京展区的鲜活场景,是本地糕点品牌活力的缩影——新潮品牌以文化为引吸睛,老字号在时光沉淀中焕新。
老字号新生:在守护经典中寻求创新
老字号的价值,在于历经岁月淬炼的“正”——正宗的味道、正统的工艺、纯正的原料。创立于1932年的小苏州,九十余年来始终坚守苏式糕点的灵魂,麻油椒盐月饼、青团、绿豆糕的品质与配方初心未改,早已成为南京人心中不可或缺的节令符号。“我们主打季节性产品,春节、端午、中秋各有侧重:端午做青团、绿豆糕,中秋主推苏式麻油椒盐月饼、麻油五仁月饼,这些产品很受本地老百姓欢迎。”小苏州工作人员刘女士向记者介绍。
但守正不等于守旧。最近,小苏州推出的“金陵十二钗”主题糕点,在保留传统工艺精髓的基础上,大胆采用柚子、芋泥等新式馅料,还以更高颜值的包装面向年轻消费者,实现经典IP与现代口味的融合。“我们发现年轻消费者既偏爱传统文化元素,又追求新鲜口味,这才有了这次创新尝试。” 刘女士补充道。
同为老字号的桃源村,则在“健康化”与“文创化”上持续深耕。“现在大家越来越看重健康,所以我们从工艺上做了减糖升级。” 桃源村工作人员说。除了健康化改进,桃源村还将南京地标文化融入包装——印着老门东的糕点、刻着玄武湖纹样的雨花茶饼,成了游客眼中兼具风味与纪念意义的南京文化手信。“买些糕点带回家,吃的时候就能想起在南京的旅行,特别有意义。”消费者顾女士笑着说。此外,桃源村还推出“糕点+茶”组合套装,将糕点与雨花茶搭配,让顾客既能品茶又能尝糕;从减糖工艺升级到地标文创设计,老味道换上了“新外衣”,而“糕茶混搭”的理念,更精准契合当下便捷化、时尚化的消费需求,展现老品牌主动贴近年轻市场的变化。
新潮牌溯源:以创新为翼让文化成为品牌底色
与老字号 “从守正到创新” 的路径不同,新潮品牌们走出了 “在创新中溯源”的特色道路。它们擅长以创新的产品形态与营销方式贴近年轻人,灵魂深处却始终锚定中式糕点的文化根源。
“我们的目标从不是做‘网红糕点’,而是让中式点心被更多人记住、喜欢。”泸溪河商品中心工作人员王女士表示。自 2013年成立起,泸溪河便以“复兴中式糕点”为宗旨,如今品牌的招牌桃酥一年销量超4亿片,这背后体现了顾客对传统工艺的支持。
泸溪河热销产品桃酥。
坚守传统的同时,泸溪河的创新从未止步。研发团队将中式原料与西点材料结合,推出的小贝、黄油年糕等产品一经上市便广受青睐;更具巧思的是,品牌深植南京本土文化,推出的南京盐水鸭风味“鸭饼”,引得游客与本地消费者纷纷购买。王女士说,“未来,我们想让世界看到中式糕点的魅力,而南京就是我们的起点。”这种中西风味融合、深挖南京特色的做法,也彰显出其在创新中强化品牌文化身份的清晰思路。
好一朵茉莉花则直接将品牌与文化深度绑定,以花为媒、以饼传情。从“马后怀饼”“青梅莫离”等富有诗意的产品命名,到融入茉莉花等元素的包装设计,都在不遗余力地讲述南京故事。品牌主打现烤糕点与伴手礼,传递的却是金陵的文化与风情。这种以产品为文化载体的做法,正是新品牌在快速迭代的市场中,为自己打造的亮丽名片。
“2016年开出第一家店时,我们就确定了‘以花为媒、以花制饼’的定位。茉莉花是江苏的省花,我们想以它为基础做好产品,弘扬和传播茉莉花饮食文化。”好一朵茉莉花经理张女士介绍。在门店里,每款糕点都藏着一段“南京故事”:“马后怀饼”灵感源自马皇后与朱元璋准备干粮的传说;“青梅莫离”则关联李白《长干行》的诗意,酸甜口感中透着文人雅趣。包装上随处可见茉莉花等古韵图案,不少游客买完糕点后,还会拿着包装打卡拍照。“我们不仅要做好吃的糕点,更要做南京文化的‘传播者’。未来,我们会持续打磨产品,让更多人通过糕点认识南京、爱上南京。”张女士说。
共寻未来:守正与创新交融的“破圈”答卷
无论是老字号的“老树发新枝”,还是新品牌的“新根扎故土”,南京糕点品牌们正共同指向一个未来:“破圈”的关键,在于“守正” 与“创新”的有机融合。
小苏州新口味糕点。
老字号小苏州、桃源村,以数十年积累的品质信誉与独特工艺为“正”,以拥抱新口味、新包装、新渠道为“新”;新潮品牌泸溪河、好一朵茉莉花,以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捕捉、强大的品牌叙事能力为“新”,以锚定中式糕点复兴、传承地方文化为“正”。正是这种“正”与“新”的平衡,让它们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在产品与文化、传统与潮流碰撞的当下,南京糕点品牌们正以各自的探索,交出一份多元而精彩的答卷。
桃源村推出的文创糕点。
展望未来,南京糕点行业的“破圈”路径愈发清晰:好一朵茉莉花将继续深化文化绑定,打造南京美食名片;泸溪河会持续结合南京特色推进产品创新;小苏州则计划在提升颜值、优化口味年轻化上发力,更贴合年轻人审美。
好一朵茉莉花的特色糕点。
“一块小小的糕点,承载着南京的历史、文化与味道。”张女士说。无论是老字号的守正创新,还是新潮品牌的创新溯源,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让南京糕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当老字号的匠心与新潮品牌的活力碰撞、当南京文化与糕点风味深度融合,糕点行业必将书写更多精彩故事,让中式糕点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来源:南京晨报/爱南京见习记者 王洁馨
编辑:宁宁
责编:李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