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转凉,骨子里的吃羊 DNA 就动了。
但懂行的都知道,羊肉好不好吃,压根不是调料能救的,
真正的好羊肉,清水煮加一把盐就足够惊艳。
翻遍近期的全国优质羊肉评比榜单,这 6 个地方的羊凭着硬实力上榜,每款都有让人魂牵梦萦的理由。
首当其冲的必须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这里可是 “中国羊都”,光拿得出手的名羊就有俩:
苏尼特羊顶着 “熊猫羊” 的黑眼圈,常年啃食蒙古韭和冷蒿,肉质细得能透光,曾是三朝贡品,
如今还是北京东来顺的固定货源,涮火锅时几秒就熟,嚼着自带清甜。
隔壁乌珠穆沁羊更霸气,比普通羊多两根肋骨,烤羊排烤到油脂滋滋冒,
外层焦香里层嫩得流油,草原牧民都认它是待客顶配。
若说内蒙古是羊肉江湖的盟主,新疆阿勒泰绝对是最不服输的猛将。
阿勒泰大尾羊的尾巴能胖到拖在地上,脂肪却润而不腻,肉质细嫩得像豆腐。
当地哈萨克族牧民的吃法特豪放:整只羊羔清水炖,不用任何调料,出锅后用手撕着吃,
肉香混着草香,连汤都鲜得掉眉毛。
有意思的是,这些羊每年要迁徙近千里,运动量大难怪肉质紧实。
宁夏盐池滩羊早就是 “网红” 了,不膻的秘诀藏在水土里。
盐池的盐碱地长着 175 种牧草,光中药材就有 110 种,滩羊吃着沙蒿甘草长大,体内的膻味物质早被中和了。
最绝的是手抓羊肉,选 35 斤左右的羔羊,煮到筷子一戳就透,蘸点盐粒入口,肥的部分油润,瘦的部分弹牙,难怪被称作 “羊中贵妃”。
现在扫码还能查溯源,每只羊都有 “身份证”。
内蒙古呼伦贝尔的羊肉藏着草原的奶香。
巴尔虎品系的绵羊在 8 亿亩草原上撒欢,吃的是没污染的牧草,喝的是矿泉水,肉质紧实多汁。
当地人手把手教的吃法:
大铁锅清水煮,用牛粪火慢慢炖,出锅后用蒙刀割着吃,越嚼越有奶香味。
去过的人都说,这口鲜,离开呼伦贝尔再吃不到。
新疆尉犁的罗布羊藏着塔里木河的秘密。
这里的羊吃罗布麻、肉苁蓉这些野生植物长大,肉质自带草药香。
尉犁烤全羊是一绝,选羊羔肉在碱土馕坑里烤,外皮焦脆内里嫩滑,撒把盐就香得人直咽口水。当地有句老话 “天下羊肉尉犁香”,吃过一次就懂这话没吹牛。
南方也有能打的羊肉 —— 海南万宁东山羊。
这羊在东山岭上吃热带苜蓿,喝山泉水,宋朝时就当过贡品。
做法和北方不同,清炖后做成白切羊肉,蘸着酸辣酱料吃,一点不腻,反倒开胃。
在温暖的海南吃羊肉,别有一番清爽滋味,打破了 “羊肉只适合北方” 的偏见。
其实判断好羊肉有个简单法子:
看脂肪是不是乳白,闻着有没有杂味,煮完肉汤清不清亮。
这 6 个地方的羊肉,随便挑一款都能达标。
话说回来,这几处里有你的家乡吗?你心里还有哪些被低估的好羊肉产地?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