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凉意渐浓
在江北新区泰山街道
那些藏在街角巷尾的美食
总能在渐冷的秋天温暖你的胃与心
📍 弘 泰 路
泰山街道有个“东门老街”,它不仅见证了新区多年的发展,也成为几代人的记忆。如今的弘泰路,延续着这份属于老街的味道和记忆。
一大早,熙熙攘攘的食客就挤满了这条路。东门锅贴、东门馄饨是这条街最亮眼的小吃招牌。人们在充满锅贴焦香味的空气中,等待锅贴出锅;见缝插针式地入座,等一碗泡泡小馄饨。
“咬一口汤汁就往外冒,去晚了可就吃不上了。”香喷喷的锅贴搭配一碗豆浆或者胡辣汤,也有会吃的打包一份锅贴去吃小馄饨,总之都能在微凉的清晨为你注入满满能量。
慧姐面馆家的皮肚面是老东门特有的皮肚面。老板娘慧姐将烫好的面条和皮肚、猪肝、香肠、腰花、肉圆、番茄、青菜、榨菜装在另一个铁锅里,皮肚、汤汁和辣油瞬间的相遇十分奇妙,轻抿一口皮肚,温润细腻,再轻轻一咬,汤汁在口腔里迸溅,味蕾在一瞬间就被征服。
东门麻辣烫从十几年前东门老街路边小摊上的几毛钱小串发展到如今的规模,靠的是老板的手艺和老顾客们的口口相传。
麻辣烫的汤底非常正宗,是老板亲自熬的,越吃越香,超级入味,仅吃一口就忍不住让人惊呼“人间值得”!
菜品的选择也很多,推荐萝卜圆子、鸭血、豆皮、小酥肉、老油条。
📍 浦 园 北 路
从浦口公园西门出来,穿过马路再往南步行约200米,就能看到老浦口的“网红”美食地——老川浦大酒店。老川浦小吃部就在旁边。
门头基础,特色美食就不基础。这里的老川浦麻辣牛肉,绝对是不容错过的美味。老师傅的汤勺在浓香的汤锅里划出旋涡,案板上摞着半尺高的牛肉浇头——精选牛腱肉裹着二十三种辛香料慢卤四小时,淋上一勺现炸的滚烫辣油,滋啦一声香飘半条浦园路。
同一条路上,林家瘦型鸭子店是江北的“老浦口”人民的情有独钟。
林家的鸭子属于瘦型鸭,烤鸭皮极薄且脆,那股香脆劲儿甚至盖过了鸭肉。店里年轻师傅的刀工堪称一绝,斩出的鸭肉薄厚均匀,将每一片浸满咸甜适中的卤汁,就连鸭脯肉都十分入味。
值得一提的是他家的辣油,用酥脆的鸭皮蘸着吃,焦香与香辣相互交融,那滋味,让人欲罢不能!
📍 新 马 路
都说南京最好的小吃都是藏在背街小巷中的,确实,住在新马路的居民也有自己的美食圈子,路边随便一家不起眼的小吃店,都能拥有30年的历史。
浦欣家园门口的“小酌面馆”,每天中午都是座无虚席,人潮涌动。如果去迟了,也没事,预判哪一桌客人即将吃完,然后在旁边等待几分钟,先研究一下面条品类和配菜,落座后扫码下单,片刻后一碗丰盛的面条便端到你的面前,食材种类多得“感人”,口味更是没的说。
大喜馄饨数次迁址,味道依旧未变。如今店面扩大数倍仍空座难寻,可见热闹红火。
大喜,每一碗装好的馄饨最后都会撒上些许白胡椒粉,为其增添了一份独特的刺激与咸鲜。酱油、猪油、葱花构成了馄饨的经典底色。
新店品种也增加了很多,三鲜面、皮肚面、鸭血粉丝、大白菜肉煎饺、汤包等美食纷纷上线,还有各种炸物小吃,实现了全面开花。
无论是早餐时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还是在午后点一份鸭血粉丝和煎饺作为下午茶,大喜馄饨都能完美满足你的需求。
在渐冷的秋天,来这里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或面条,暖身又暖心。
泰山街道的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蕾的享受,更在渐冷的秋冬季节为我们提供了温暖与能量。
这个寒露,不妨走进泰山街道的大街小巷,寻找那碗能温暖你身心的美食吧。
来 源: 微行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