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
© 槟客文化
很多第一次来 100% CHAMPAGNE 的人,都是抱着一点好奇来的。没想到一天下来,居然能喝到上百款香槟。
有人第一次分清了风格的差别,有人记下了那支让自己印象最深的香槟,也有人只是单纯被那天的氛围打动。
© 槟客文化
他们不是专业侍酒师,也不在酒行业工作,只是喜欢香槟、喜欢那种一整天都能微醺的感觉。
“用一瓶香槟的钱,就能喝遍整个香槟区,”这是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对很多人来说,那一天不只是喝酒,更像是第一次真正走进香槟的世界。
图片摄影:AK
这是几位去年亲身体验 100% CHAMPAGNE 的人,对那天的回忆。他们的故事,或许也会让你想起自己第一次爱上香槟的时刻。
“我一进门就先拿酒杯。”
“我先拍照,现场太漂亮了,尤其是和一整面的香槟盖墙合影!”
“我先翻看手册,看看我想喝的在哪个摊位”
走进 100% CHAMPAGNE 的那一刻,很多人都记得自己做的第一件事。有人被现场的布置惊到,一整面墙的香槟盖闪闪发光;有人更像计划型选手,拿起香槟册仔细翻看,想好自己要从哪一支开始;也有人干脆一头扎进人群里,拿着杯子一路试酒。
© 槟客文化
空气里都是开瓶的声音,软木塞“砰”的一声炸开,紧接着是气泡涌上来的清脆。有人举着香槟在灯光下看气泡,有人趴在桌边研究酒标,也有人和摊位的庄主聊得停不下来。人声此起彼伏,有一点吵,却让人很放松。
“我怕自己喝太快,前面几杯都只敢浅尝,”有人笑着回忆。还有人说,走到后面几乎每一步都能遇到新的惊喜——“像在寻宝,喝到后来已经分不清是第几杯,只知道都很好喝。”
© 槟客文化
每个人的“第一反应”都不同,有人沉浸拍照、有人认真研究、也有人单纯想多喝几杯。但相同的是,当那只香槟杯举起来的那一刻,每个人都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香槟旅程。
真正爱上一种酒,往往只需要一口。
很多人回忆起那次酒展,都会提到一个瞬间——当香槟在嘴里炸开的那一刻,气泡、酸度、香气同时跃上来,仿佛整场活动都安静了几秒。
© 槟客文化
“我第一次喝到小农香槟,才知道原来香槟也有个性。有的特别干净,有的带点氧化香,还有那种刚入口就炸开的酸度—— 完全不是以前那种‘庆祝用酒’的印象。”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支带陈年气息的香槟,喝起来竟然有点像花雕酒,那种温度和力量感,我真没想到香槟也能做到。”
也有人说,并不是某一支酒改变了认知,而是这几年在展会上连着喝的累积,让他慢慢看懂了香槟的多样性。不过他仍记得 2018 年的那一口——Gonet 的一款偏白垩土风格的香槟。“那种矿物的咸感一下子冲出来,让我第一次把香槟和白垩土的味道连在了一起。”
© 槟客文化
每个人心中都有那支“记忆里的香槟”,它可能来自大酒庄,也可能是小农的手工之作;但那一口气泡留下的惊喜与温度,正是 100% CHAMPAGNE 的意义所在。
好多人都提到,在 100% CHAMPAGNE 待上一天,就能体验到什么叫“被香槟包围”。
“那天人手一只酒杯,走到哪儿都在干杯,都在聊天。”
“我本来想找几支特定的酒,结果喝着喝着就遇到熟人,聊得停不下来。”
© 槟客文化
这里没有拘谨的礼节,也没有“谁更懂”的比较。你可以和庄主聊酿造,也可以和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交换感受。有时候一句“这支好喝吗”,就能换来一整个故事。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种开放的氛围。大家都在分享,没有人装懂,也没有人端着。”
“即使第一次来,也不会觉得有距离感。”
有人被展会的专业度打动:几十家酒庄同场,风格各不相同,从产区到年份都能喝出差别;也有人更喜欢那种轻松的快乐——从午后喝到傍晚,谁都不想太快结束。
那天的香槟,不只是用来庆祝的酒,更像是一个理由——让人重新认识快乐,也重新认识自己。
很多人离开的时候都说同一句话——“时间太短了。”一天的展会,总觉得刚喝开心就要闭幕了。
“我下次一定多请一天假,至少得上一场大师班。”
也有人已经开始计划要带朋友来,“好酒要分享,一起喝更开心。”
还有人更直接:“下次我要少拍点照片,多喝几杯。”
© 槟客文化
大家都有自己的“下次清单”。
有人想去试更多没见过的小农香槟,有人想和庄主再聊聊今年的新年份,也有人只是单纯地想回到那种热闹的气氛里。他们说,这不是简单的一场展会,而是一种会让人上瘾的氛围——喝香槟的理由可能各不相同,但“想再来一次”的心情都一样。
很多第一次来的观众都说,100% CHAMPAGNE 是他们认识香槟最快、也最划算的一次经历。
因为在这里,你花一瓶香槟的钱,就能一次性尝到上百款不同风格的酒 —— 从经典大厂到小农新星,从 Blanc de Blancs 的锋利到陈年年份的深邃,一天下来,几乎能走完香槟区的地图。
© 槟客文化
对刚入门的人来说,这是一场最高效的探索;对老朋友来说,这是一年一次的重逢。
如果你还没来过,也许今年就是最好的开始。
带着一点好奇、几分微醺,你会发现——原来认识香槟,比你想象得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