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当天,西安多所学校开展系列“食”光守护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学校食堂后厨,让学生化身“卫生监督员”,家校社协同筑牢校园餐饮安全防线。
家长“全副武装”探后厨 见证午餐“安全密码”
“原来孩子的午餐要经过这么多道把关!”10月16日上午,西安高新二中“食堂开放日” 活动中,一位家长代表参观完后厨后感慨道。
为了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食堂的日常运作,共同守护学生们“舌尖上的安全”,学校邀请家长代表走进校园,零距离参观体验。在食堂负责人刘双成老师的带领下,大家戴上一次性头套、鞋套经消毒后,走进食堂后厨重地。
货架上,米、面、油等食材分类摆放,每件商品都附有正规供应商资质、进货记录与检测报告。蔬菜清洗区,工作人员演示“一拣、二洗、三过、四切”流程,确保菜叶彻底清洁;切配区,生食与熟食的砧板、刀具严格区分,使用后及时消毒;烹饪间内,大厨们按“少油、少盐、少糖”标准烹制菜品,香气四溢。
参观结束后,家长与学生们共进午餐,对色香味俱全的餐食给予高度评价。“一饭一菜关乎成长,食堂开放日是家校沟通的桥梁,让安全与健康看得见。” 学校负责人说,未来学校将持续敞开大门,邀请家长参与监督。
学生化身“卫生监督员”用行动守护“食”光
“食堂的餐具消毒记录要每天核对,食材储存温度也要定时检查。” 在西安高新区第九初级中学,学生代表们化身“卫生监督员”,深入食堂各个角落开展“食”光守护行动。
进入后厨前,学生代表严格遵循食品安全规范,佩戴口罩、头套,确保自身卫生达标。在食堂负责人的引导下,他们重点围绕食材品质、卫生环境、操作规范、餐具清洁等关键环节,展开细致排查,依次参观食材储存区、制作区、冷冻区,通过实地查看与询问,全面了解食堂的整体运营情况。
活动中,学生代表们分头体验了食堂卫生清洁工作,将“清扫任务”细化落地。“通过擦桌子、整理餐具,才知道食堂工作人员有多辛苦,以后我要珍惜粮食、保持环境整洁。” 一位学生代表说。此次活动增强了学生对食堂工作的了解与信任,有助于共建干净舒心的校园食堂。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程静 图/受访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