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点半,我站在厨房揉着眼睛翻冰箱——孩子揉着肚子喊“要吃热乎的”,老公在客厅催“再晚要迟到了”。以前这种时候我准会煎两个鸡蛋,可上周煎蛋时油星子溅到手上,红了一片,突然就想起妈妈以前的办法:鸡蛋不打散煎,拌上虾仁蒸一蒸,五分钟搞定,鲜得连碗底都想舔干净。
为什么我家鸡蛋从不煎?因为蒸蛋才是“懒人福音”
煎蛋要守着锅,怕糊;要洗油乎乎的锅铲;有时候火大了,蛋边焦了里面还没熟。可蒸蛋不一样—— 把鸡蛋打散,拌点虾仁,往锅里一放,盖盖子等五分钟,出来就是滑嫩得能晃的蛋羹,连灶台都不用擦。
更重要的是鲜。鸡蛋本身的甜,混着虾仁的鲜,蒸的时候两种味道缠在一起,像把海的鲜味锁进了蛋里。孩子昨天吃的时候,连说“妈妈,这个蛋比肯德基的蛋羹还好吃”,舀了满满一勺,连虾仁的尾巴都没剩下。
蒸出“鲜掉眉毛”蛋羹的三个秘诀,全是妈妈的“老理儿”
第一步:鸡蛋要“醒”,水和蛋的比例得卡准
妈妈说过, 蒸蛋的灵魂是“嫩”,嫩的前提是鸡蛋和水混得匀。我买的是土鸡蛋,壳上还带着泥,打在碗里,蛋黄圆滚滚的,像小太阳。打散的时候别太用力,不然会有好多泡——妈妈说“泡多了蒸出来有孔,不光滑”。
然后加 30度的温水,比例是鸡蛋1份,水1.5份。比如两个鸡蛋,就加300毫升温水。我第一次做的时候加了冷水,蒸出来蛋像块豆腐,硬邦邦的;加了热水,蛋羹全散了。妈妈笑着拍我手背:“温水是‘温柔水’,不会把蛋冲散,也不会让蛋变僵。”
第二步:虾仁要“鲜”,别用冻的糊弄
虾仁是这道菜的“鲜源”。我每次都去菜市场挑 活虾现剥的虾仁,老板剥好装在盒子里,虾仁还带着弹劲儿,头尾都完整。回家后用一点点盐抓一下,冲干净,再用料酒腌五分钟—— 别放太多调料,会抢虾仁的鲜。
妈妈说:“冻虾仁的鲜味早跑了,就算蒸出来,也不如鲜虾仁的甜。”我试过用冻虾仁,蒸出来的蛋确实少了点“海的味道”,后来就再也不偷懒了。
第三步:蒸的时候“别偷看”,火候得“慢”
拌好的鸡蛋液要过筛——妈妈说“过筛能把泡和没打匀的蛋筋滤掉,蒸出来的蛋像镜子一样平”。然后把虾仁放在蛋液上,盖上保鲜膜,扎几个小孔—— 防止蒸汽滴在蛋上,形成坑洼。
水开后放进蒸锅, 转最小火,蒸八分钟。我以前总忍不住开盖子看,结果蛋羹表面全是孔,妈妈说“蒸蛋要‘闷’,火大了会老,盖盖子能让温度慢慢渗进去,蛋才会滑嫩”。
揭开锅盖的瞬间,鲜得我连吸三口气
八分钟后,我关掉火,焖了两分钟才开盖—— 保鲜膜上凝着小水珠,蛋羹表面光滑得像玉,虾仁的尾巴翘起来,像小旗子。用勺子舀起来,蛋羹颤巍巍的,放到嘴里,先是鸡蛋的甜,接着是虾仁的鲜,最后带着点水的清,连喉咙都觉得润。
孩子举着勺子喊:“妈妈,这个蛋会‘抖’!”老公凑过来:“比我上次在酒店吃的蒸蛋还好吃,下次做给我爸尝尝。”我看着他们吃得香,突然想起小时候,妈妈总把蒸蛋端到我碗里,上面放两颗虾仁,说“小丫头长身体,要多吃鲜的”。那时候我不懂,现在才明白, 最鲜的味道,从来不是贵的食材,是妈妈藏在“懒办法”里的用心。
其实虾仁蒸蛋真的没那么难, 记住三个秘诀:温水比例、鲜虾仁、小火慢蒸,五分钟就能搞定。不用煎,不用炒,连油烟都没有,适合早上赶时间,也适合晚上不想做饭的日子。
你们家蒸蛋爱放什么?是虾仁还是肉末?或者像我一样加两颗干贝?评论区聊聊,下次我试试你的搭配,说不定能蒸出更鲜的蛋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