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炒馍,很多人做出来要么黏糊糊一坨,要么干巴巴噎人,其实问题都出在馍的处理上。这道菜,主角就是馍,把它伺候好了,这盘炒馍基本就成功了八成。
做这个菜,千万别用当天出炉的新馍。新馍水分大,太软,下锅一炒准得散架,最后变成一锅面糊糊。最好是用隔夜的,稍微有点风干,有点硬度的馍,这种馍切起来不粘刀,炒的时候也能保持形状,还能更好地吸收汤汁的味道。要是家里实在只有新馍,也不是没办法,切成块之后,摊开晾它个一两个小时,让表面水分蒸发掉一些,效果会好很多。切馍也是个不大不小的讲究,别切太薄,容易碎,也别太厚,不容易入味。大概就是一厘米厚,两厘米见方的块,不大不小正好。
处理好的馍块,现在是关键一步,也是很多人都忽略的一步。不要直接下锅去跟菜一起炒。准备一个平底锅或者就是你准备炒菜的那个大铁锅,倒比平时炒菜多一点的油,烧到五六成热,把切好的馍块倒进去,转成中小火慢慢煎。目的不是炸熟,是把馍块的每个面都煎到微微发黄,形成一层薄薄的脆壳。这个过程需要点耐心,要勤翻动,让它们受热均匀。煎到什么程度算好?就是你用铲子碰一下,能感觉到外面有点硬,有点脆的感觉,就行了。煎好的馍块先盛出来,把锅里多余的油也倒掉,留点底油就够。
这一步做完,后面的事就快了。准备配料,最经典的就是鸡蛋和韭菜。鸡蛋打散,锅里留的底油烧热,油温要高一点,把蛋液“刺啦”一声倒进去,快速滑散,等它刚凝固就赶紧盛出来,千万别炒老了,老鸡蛋吃起来跟棉絮似的,口感差远了。
接着重新起锅,一点油,爆香葱花。喜欢吃辣的,这时候可以丢几段干辣椒进去,煸出香味。然后下你喜欢的配菜,豆芽、青蒜、韭菜都行。我个人比较偏爱韭菜,韭菜的香气跟馍和鸡蛋是绝配。把配菜快速翻炒几下,断生就行。
这时候就可以把之前煎好的馍块和炒好的鸡蛋倒回锅里了,动作要快,开大火,沿着锅边淋入酱油,高温会瞬间激发出酱油的香味。再来点盐,少许蚝油提鲜,快速翻炒均匀。记住,从馍块回锅开始,全程都要大火快炒,为的就是那个锅气。要是火小了,慢吞吞地炒,水汽出不来,馍块吸收了蒸汽,又会变软,那你前面煎的功夫就白费了。
翻炒到每一块馍都均匀地裹上酱色,看着油润发亮的时候,把切好的韭菜段扔进去。韭菜不能早放,一早放就炒蔫了,没了那个鲜灵的味儿。下锅后,最多再翻炒个十几二十秒,等韭菜的香气一出来,马上关火。出锅前可以根据口味淋一点点香醋,不是为了吃出酸味,是为解腻增香。
这么一盘炒馍,馍块外面带着点焦香,里面又是软和的,吸饱了菜汁和蛋香,再加上韭菜提味,吃起来口感层次很丰富。这东西得趁热吃,配碗蒜蓉黄瓜或者一碗简单的紫菜汤,吃着舒坦。没什么复杂的调味,吃的就是食材本身的味道和那股子热腾腾的锅气。下次再做,记得先把馍煎一下,就这么个小差别,味道可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