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这座西北小城,才发现这辈子的瓜都白吃了
创始人
2025-10-12 15:24:28
0

如今的鄯善哈密瓜,早已卸下“贡瓜”的神秘面纱。其年产量十分可观,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远销海外,成为人人皆可品尝的顶级甜瓜。

而在鄯善,除了瓜,人文也如这风物一般,令人着迷。

作者 | nico

编辑 | 曾宝气

题图 | 视觉中国

谁能想到,《西游记》中荒芜的火焰山下,竟藏着中国的顶级甜瓜——鄯善县哈密瓜。

坐落于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鄯善县,有着悠久的哈密瓜栽培历史,从清代起这里的哈密瓜便是贡品,因瓜质甜美而被熟知。如今,从6月一直持续到10月底,这座城市都在为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蜜意。

拥有“中国哈密瓜之乡”之称的鄯善县。(图/视觉中国)

优质的鄯善哈密瓜不仅甜度高,而且果肉肥厚,口感或脆爽或软糯,并带有独特的香气。1998年,鄯善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哈密瓜之乡”。

历史底蕴深厚的鄯善县,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不仅物产丰富,还有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虽然常被冠以“小城”之称,这里的美食和民俗文化,却让其成为新疆旅行不可缺少的一站。

鄯善县库木塔格沙漠的不远处就是城市。(图/视觉中国)

瓜果之乡,挤满了爱吃瓜的人

鄯善县常住人口虽约有24万,却因地域广阔而显得地广人稀。这里生活着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1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便占了当地人口80%以上。载歌载舞的生活节奏似乎才是这里的常态。

在鄯善县,流行着一种充满魔力的非遗民族音乐“吐鲁番木卡姆”。

这种表演“无鼓不歌、无舞不乐”,表演者随着音乐起舞和歌唱,节奏欢快,极具感染力。来到鄯善的游客,无不在音乐声中感受到这座小城散发的浓厚魅力。

非遗年俗展上,木卡姆艺人载歌载舞。(图/视觉中国)

鄯善哈密瓜大多在夏秋两季成熟,每年8至10月是鄯善县的最佳旅游时间。这时瓜果飘香,是体验丰收文化的好时节。

鄯善蜜瓜现存品种多达180余个,有“红星脆”“黄金龙”“黑眉毛”“花皮瓜”等各具特色的品种,不同品种的哈密瓜在形状、大小、颜色和口感上各有千秋。

东湖哈密瓜是其中的门面担当。这种哈密瓜产自鄯善县的东湖地区,据说就是曾被挑中作为进贡朝廷的珍品瓜,在民间享有“贡瓜”的美誉。

鄯善东湖哈密瓜。(图/图虫创意)

东湖哈蜜瓜呈长椭圆形,个头硕大,单果重4~6公斤,大果可超10公斤。成熟瓜的果脐内凹,果柄处有木质结痂,是判断成熟度的关键。

切开后可见厚达4.5厘米的橙红色果肉,视觉上就非常诱人。凑近闻一闻,会有一股野玫瑰与烤杏仁的独特混合香气。甜度虽高,却浓而不腻。

在鄯善当地,早熟及中熟型的哈密瓜常被称为“夏瓜”(6月至9月初),而晚熟品种则被称为“冬瓜”(10月底)。“冬瓜”因其耐储存的特性,只要保存得当,存放至来年春天,其味仍能保持新鲜如初。

哈密瓜成熟季,成堆的哈蜜瓜等待售卖。(图/视觉中国)

晚熟品种中,“黑眉毛”尤为知名。其瓜皮上密布的墨绿色条纹深浅相间,宛若秀眉,故名黑眉毛。此瓜最奇妙之处,在于储藏后的果肉反而会变得绵软多汁,如同蜜膏一般,与初采时截然不同,风味拉满。

自康熙赐名后,哈密瓜便成为了清宫的网红贡品。为了将瓜完好送达,且保障新鲜,据说人们会将未成熟的瓜苗连根带土装进木桶,在运输途中细心照料,抵达京城时,瓜苗恰好成熟。

清初张寅在《西征纪略》中这样描述送瓜的场景: “路逢驿骑,进哈密瓜,百千为群,人执小兜,上罩黄袱,每人携一瓜,瞥目而过,疾如飞鸟。”壮观的运输场面,绝不输于荔枝 。

如今的鄯善哈密瓜,早已卸下“贡瓜”的神秘面纱。其年产量十分可观,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远销海外,成为人人皆可品尝的顶级甜瓜。

而在鄯善,除了瓜,人文也如这风物一般,令人着迷。

鄯善县吐峪沟景区的古民居。(图/视觉中国)

每一种色彩,都是一个故事

要感受鄯善县独特的民俗艺术,被称为“彩门村”的树柏沟村是不可错过的一站。

这是一座隐藏在鄯善县的小村落,因家家户户装饰着五彩斑斓的院门而闻名。在这里,几乎每家每户的院门都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

村民会邀请匠人、画师在院门上绘制色彩绚丽、图案多样的彩绘,包括花卉、鸟类、葡萄藤、巴旦木、山水等主题或纹样,家家不重样。

彩门上绘制着各式各样的图案。(图/视觉中国)

彩门村的彩绘门扇技艺源于唐,盛于清。门楣上的门铛和雕花立柱可见唐代建筑风格的影响,是历史上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

彩门不仅是装饰,更是鄯善村民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追求。近些年,当地还曾组织开展彩门重绘的工作,让画师们重拾古老技艺,用黏土和矿物颜料制作崭新的彩色门。

如今,这道独特的“彩门长廊”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打卡,也让鄯善的淳朴风情和地道美食,被大家进一步了解。

彩门给村落增添了更多色彩(图 /IC photo)

新疆是一个从不缺少色彩的地方,这里的每一种色彩,都是有关文化、自然与生命的故事。

在鄯善的另一边——吐峪沟麻扎村,则可以体验到完全不同的氛围。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麻扎村,又被誉为“生土建筑博物馆”,这里随处可见传统的生土建筑,散发着古朴悠然的气息。

坐落在火焰山旁的吐峪沟麻扎村。(图/视觉中国)

当地居民顺应自然,就地取材,使用黄黏土等原料建造房屋。房子依山势、河岸错落排列,巷道四通八达,户户相通又自成单元。

生土民居多为两层结构:上层是用黄黏土建造的平房,下层则是利用山体或地面掏挖而成的窑洞,深入地下或山体,能有效隔绝地面的高温和寒冷。这种将窑洞与平房结合的方式,不仅有效利用了空间,更体现了适应环境的智慧。

行走在村中,整个村落像是从大地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与背后的火焰山和脚下的戈壁滩完美融合。土棕色的房屋代表着土地最原始的魅力与美感,而村落里的生活又因舞乐而鲜活灵动。

村中民居里的各色装饰。(图/视觉中国)

在鄯善,每一种色彩都是跨越千年的历史印迹。这里没有宏大的殿堂,但每一扇门、每一堵墙,都写满了故事。来吐鲁番吃瓜,也别忘了感受这里活色生香的市井生活。

鄯善有个“彩门村”新疆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4家“亚洲50佳”酒吧首秀外... 东方网记者程琦10月11日报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黄浦江的晚风轻拂着外滩,为这座城市的夜色增添了几...
卖奶茶、咖啡不过瘾?蜜雪冰城跨... 前言 近日,蜜雪集团发布公告,将以 2.97 亿元的交易对价,通过增资与股权受让方式获得现打啤酒品...
李春禄:云雾高山间 三十载匠心... 在坑底乡的云雾高山间,一位制茶大师凭借三十载的匠心坚守,不仅让深山茶香飘向全国,更以产业报国的壮志豪...
温润丝滑沁心甜:解锁西湖藕粉的... 漫步杭州西湖边,无论是老字号甜品铺,还是街头巷尾的茶馆,总能看到一碗碗冒着热气的西湖藕粉。透亮的藕粉...
《2025寻美贵阳·美食地图》... 9月10日,由贵阳市委统战部、市委网信办,乌当区委统战部、区委网信办、区融媒体中心指导,贵阳市新联会...
一锅贵州酸,搅沸川渝火锅江湖 今年国庆黄金周,山城重庆人声鼎沸,位于南岸区上海休闲美食街的鼎尚牛·贵州鲜切小黄牛店里,“70后”燕...
年轻人旅游带帐篷过夜引关注 专... 封面新闻记者 邹阿江 杨澜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年轻人扎帐篷过夜的现象引发关注。社交平台上,不...
媒体聚焦丨“三大数据”揭示伊春...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伊春市凭借“五花山”美景景观,一跃成为全国热门赏秋目的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旅...
北京游客必看 青岛旅游攻略推荐... 直达列车大约需要5-6小时,经停列车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游客可以选择乘坐动车或高铁,享受舒适的旅程。(...
河北长沙必游景点深度解析攻略,... 如:赵州桥、隆尧古城、广府古城、正定古城等。此外,还有许多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如:剪纸、泥塑、皮...
九皇山花溪景旅游攻略:探索神秘... 景区内群山环绕,溪水潺潺,四季花开,被誉为“川西第一山水画廊”。近年来,随着九皇山花溪景旅游攻略的广...
古法肉桂香牌的“产业破圈”之路... 近日,一块块古法肉桂香牌在肇庆火了,近一个月内,产品销量突破一万件,市场反响热烈。从校园课堂到广东省...
《去“湘”当有味的地方》带你体... 由湖南卫视、芒果TV联合出品,王琴工作室匠心打造的美食文旅探访节目《去“湘”当有味的地方》第三季第九...
原创 1... 10月,秋风一起,凉意渐浓,空气也变得干燥起来。这时候啊,不光要添衣保暖,饮食上也得跟着调整调整。夏...
丽江一景区部分设计被指观感不适... 10月11日,有网友发视频称云南丽江荒野之国景区画风诡异,风格偏日系风,而人体蜈蚣与三面女孩等作品让...
靓、香、正!“江汉大米”与深圳... 人声鼎沸、稻香四溢。10月11日晚7点,以“江米如珠 圳享美味”为主题的2025“江汉大米”走进粤港...
原创 早... 晨起后,你会着急喝水吗?又会喝哪种水? 晨起后,空腹饮用一杯水的重要性: 清晨起床后,空腹饮用一杯...
咸香沙酥的蛋黄焗南瓜,厨房新手... 前几天在朋友家吃饭,尝到一道蛋黄焗南瓜,一口下去就被惊艳到了。外皮酥脆,内里绵软,咸蛋黄的香味裹着南...
原创 秋... 秋天多喝汤!今天来分享一道我家每周都要煮个两三次的汤,这道汤做法简单,但是内容有动物蛋白、植物蛋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