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宕昌:以“心”筑景让假日文旅满是温度
创始人
2025-10-11 17:48:54
0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国庆中秋“双节”叠加,陇上宕昌秋意正浓。官鹅沟的红叶漫山铺展,哈达铺的红韵浸润人心,千年药乡的药香伴着桂香弥漫街巷。

2025年的8天假期里,这座小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答卷:全县接待游客68.91万人次,同比增长42.5%,综合旅游收入38934.15万元,同比增长43.8%。

甘肃宕昌秋景。受访者供图

数字背后,是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把山水优势、本土特色与精细服务揉进文旅肌理的用心,更是“文旅+康养”“智慧+温情”“志愿+服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让每一位游客在这里既见风景,更暖人心。

“爬3小时山路,浑身都乏了,泡个当归药浴、喝杯刚煮好的黄芪茶,一下子就舒坦了!”来自四川的游客赵女士坐在官鹅沟娥嫚驿站的藤椅上,手里捧着温热的茶杯,望着窗外的雪山连连感叹。

这趟宕昌之行,最让她惊喜的不是沿途的山水,而是这份“游山之后能康养”的贴心——作为“千年药乡”,宕昌没有只把当归、黄芪当作特产售卖,而是将其与文旅体验深度绑定,依托“千年药乡、红色圣地”的禀赋和满眼皆绿的生态优势,搭建起“1个健康养生服务中心+1家康养医院+5家康养民宿+20个康养驿站”的全域康养服务体系,让游客在赏景之余,能亲身触摸到本土资源的温度。

“双节”期间,仅20个康养驿站就接待了超8000人次游客,2200余名游客体验了中医理疗、药浴康养等服务。“我们做文旅,不只是卖‘看一眼’的风景,更是要把本地的好东西变成游客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体验,这才是留住客人的关键。”宕昌县健康养生服务中心主任张永发说。

如今在宕昌,逛累了景区去驿站喝杯药茶,住民宿时体验一次艾灸,已成为不少游客的“必选项”。

让游客“玩得舒心”,既要懂游客的需求,更要靠精准的保障。10月3日上午,宕昌西高速路口车流渐密,几位身着蓝色马甲的工作人员正围着两位老年游客耐心讲解,手机屏幕上的景区实时客流热力图清晰显示:官鹅沟主景区当前客流饱和,鹅嫚沟游客较少。

游客体验篝火晚会。受访者供图

“大叔大妈,我给您俩规划条不绕路的路线,先去鹅嫚沟,下午再去主景区,既能避开人潮,还能慢慢看风景。”工作人员一边说,一边把规划好的路线截图发到游客手机上。

这一幕,正是宕昌“智慧+温情”保障的日常缩影。为应对“双节”客流高峰,宕昌早早做好准备,以景区指挥中心的大数据平台为核心,实时更新各景点客流数据、调度接驳车辆,确保游客进出景区顺畅;同时联动公安、文旅、交通、卫健等多部门,推出“空地一体、数智联动”的安保模式,全方位守护游客安全。

考虑到自驾游客多,当地还主动开放主城区公共机构停车场,解决“停车难”的痛点。而在官鹅沟游客中心,更有藏不住的温情:印有景区logo的定制月饼免费送到游客手中,身着传统服饰的工作人员主动邀请游客合影,窗台上的圆月剪纸与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

“本来担心节假日人多麻烦,没想到不仅路线规划得贴心,还能领到定制月饼,太惊喜了!”来自陕西的游客王先生拿着月饼,对着工作人员道谢。科技的精准与人文的温暖撞个满怀,让游客“走得顺畅,玩得暖心”。

“双节”期间的宕昌,还有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格外亮眼——那就是穿梭在景区、交通枢纽、街头巷尾的“志愿红”。539名志愿者分布在9个服务点,8天累计服务超8.3万人次,用奉献为宕昌文旅添了一抹亮色。

在雷古山观景台,志愿者小杨手里攥着一摞导览图,见游客过来就主动递上,还不忘提醒一句:“您要是感兴趣,10点这里有官珠娥嫚实景演出,提前10分钟找好位置,观感更好。”

“谢谢小姑娘,要不我们都不知道有演出,这下能好好看看了!”游客李阿姨接过导览图,笑着向小杨道谢。

在哈达铺火车站,刚帮游客搬完行李的志愿者小李,又忙着给准备前往景区的游客叮嘱:“山里昼夜温差大,晚上凉,记得多带件外套,别着凉了。”

游客在官鹅沟景区游玩。受访者供图

遇到不会操作线上预约的老年游客,志愿者们会手把手教;看到游客找不到卫生间,他们会亲自引路。小李已经连续5天坚守在岗位上,没能陪家人过节,可他一点不觉得遗憾:“虽然没和爸妈一起吃团圆饭,但每次听到游客说‘谢谢’,就觉得特别值,再累都没关系。”

这些志愿者的主动参与,不仅缓解了景区的服务压力,更让“奉献精神”成为宕昌文旅的“软实力”,让游客感受到这座小城的善意。

如今的宕昌,能吸引众多游客驻足,不仅靠贴心的服务,更靠不断升级的文旅品质与丰富的体验感。近年来,宕昌围绕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一步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改造景区道路、治理沟道、修建人车分离步道,让游客出行更安全;建成9D玻璃桥、球幕影院、雷古山客运索道、野奢度假酒店,为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多样选择。

“带孩子走了9D玻璃桥,孩子兴奋得不得了,还去球幕影院看了自然纪录片,这趟旅行比想象中丰富多了!”来自甘肃本地的游客张女士说,以前觉得宕昌只能看山水,现在娱乐、休闲设施都很全,适合全家出游。

志愿者倾情服务游客。受访者供图

官鹅沟大景区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9个行政村的乡村振兴,当地村民纷纷吃上“旅游饭”——全县建成96家农家乐、137家农家客栈,发展民宿床位8000多张,4000余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以前靠种地谋生,收入不稳定,现在开了农家乐,旺季时一天能赚好几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官鹅沟周边村的村民王大叔笑着说,来店里吃饭的游客多,还会主动问当地的特产,家里的当归、花椒也能顺便卖出去。

如今的官鹅沟,早已不是“一季游”,而是形成了“春赏杜鹃、夏避酷暑、秋观红叶、冬戏冰雪”的四季旅游格局,无论哪个季节来,都能邂逅不一样的美景。

这个“双节”,宕昌用实际行动印证了一个道理:好的文旅体验,从来不是只有“山水可看”,更要有“温度可感”。

从把“千年药乡”的资源变成游客可体验的康养服务,到用大数据为游客保驾护航、用小细节传递人文温暖,再到发动志愿者用奉献点亮旅途,宕昌始终以“真心”换“口碑”。

提起宕昌,很多游客记住的不只是官鹅沟的红叶与云海、哈达铺的红色记忆,更记住了药茶的清香、志愿者的微笑、工作人员的贴心——“宕昌服务”,正成为甘肃文旅名片上最鲜明、最动人的底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冰岛南岸,天地长卷 冰岛南岸,... 冰岛南岸的天地间,山峦覆着苔衣静静伫立,云雾半绕山巅,似轻柔纱幔。下方草甸黄绿交织,零星石块散落,如...
42年老杭州面馆,片儿川‘鲜’... 提到杭州,你会想到什么?是西湖的美景,还是那飘散在空气中的美食香气?尤其是面食,杭州的面馆几乎遍布每...
让世界读懂中国白酒 风味,是人类饮品世界最直接的感官体验,也是最难以言说的文化密码。它既关乎舌尖与鼻腔的瞬间感受,又与风...
福州联合闽津茶业有限公司陈金堂... 国庆月的北京地铁 1 号线,正成为流动的非遗文化展厅。福州联合闽津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级评茶师...
中国莲藕之乡蔡甸举办烹饪大赛,...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莲藕一直是备受青睐的食材。你是否曾想过,莲藕不仅美味,还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在2...
在科技狠活横行的年代,有人守着... 在科技狠活横行的年代,有人守着3000年古法酿酱油! 在科技狠活横行的年代,有人守着3000年古法...
“通川美食”组团出道 为达州川... 10月12日下午,达州川汉子队将在巴中市体育中心客场挑战巴中红叶队。通川区作为达州主城区,其辖区内的...
原创 素... 素馅饺子很多人都爱吃,清爽不油腻,营养又美味。但是要说起调素馅,估计不少朋友都要头疼了,最怕的就是蔬...
30.00米!趵突泉再创今年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石晟绮据“天下第一泉微信公众号”信息显示,10月11日15时,趵突泉实时水位...
错峰出游福利多,民航直销平台推...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错峰出行”成为出行市场新主流。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截至10...
珠海举行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 央广网珠海10月11日消息(记者张顺鹏)金秋送爽,伶仃欢歌。10月11日上午,珠海市庆祝2025年“...
风向突变,第一批去日韩旅游的人...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
如何计划在非洲尼日利亚建木薯粉... 非洲尼日利亚作为木薯主要种植国家,木薯加工产物木薯粉是尼日利亚常见的主食,受到非洲国家的欢迎,所以木...
共建规则 织链成网 中国—东盟...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参考消息》近日刊发文章《共建规则 织链成网 中国—东盟合作为区域经济提供...
“2025中国白酒全球巡礼系列... 2025年9月23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办的“2025中国白酒全球巡礼系列活动”在伦敦举行启动仪式...
土豆饼这样做才外脆里糯?香肠增... "滋啦——"当土豆丝与香肠丁在热油中欢快起舞时,那诱人的声响总让我想起外婆家那个吱呀作响的平底锅。每...
舌尖上的寻味之旅:特色美食的魅...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真是一点都不假。在这个美食如云的世界里,每一种特色美食都像是一位独具魅力的魔法...
原创 售... 为何西式快餐巨头肯德基,会选择推出黄焖鸡米饭这一中式快餐产品? “打工人工作餐白月光”居然是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