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成都?两千万游客见证成都的“净优亮美”
创始人
2025-10-11 17:48:43
0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1日电 成都的假期,总能为“何以成都”写下新的注脚。这个金秋,这座城市再次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温度,成为海内外游客心向往之的“目的地”。

据文旅大数据综合测算,今年10月1日-8日,成都共接待游客2862.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5.3%,旅游总花费293.5亿元、增长13.4%,人均旅游消费1025.3元,增长7.7%。接待外地游客1067.6万人次、增长6.4%;接待入境游客增长32%,韩国、印尼、泰国、越南等国家客流量位居前列。

双节期间在新津举办的2025年成都赛艇公开赛。成都市城管委供图

超过2800万人次的游客总量,既是成都魅力的直观印证,也向城市管理能力发出一场密集的压力测试。而成都交出的答卷,首先体现在游客踏入这座城市所获得的第一印象:“净”。

成都的“净”,是游客踏入这座城市时获得的第一份见面礼。街道无尘、角落无杂,公共空间清爽有序,这份洁净不是节假日的临时突击,而是一种深入城市肌理的日常状态。

在人流如织的景区周边,保洁作业以“无声模式”展开,避开游客高峰,却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垃圾清运;在热门街区、网红点位,垃圾落地不久即被清理。这种精细化的管理,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游览舒适度,更体现出城市运维的执行力与专业度——干净,是一座城市最基本的素养,也是最直观的诚意。

更重要的是,成都的“净”并非以牺牲烟火气为代价。它既包括主干道的镜面如洗,也包容小巷里的整洁如家;既有景区内的“席地可坐”,也有夜市收摊后的迅速复原。这种洁净,是一种有温度的治理结果,既维护了城市的体面,也守护了市井的生动。

城市的顺畅运行,成于“优”。“优秩序”是篇大文章,难点不在“一刀切”的肃静,而在如何让活力与文明共舞,淬炼于“放”与“管”的精准平衡之上。对待小摊贩,成都展现出难得的包容与智慧:划定的区域、规范的经营,让“路边摊”不再是混乱的代名词,反而成了城市活力的“毛细血管”。

共享单车的“潮汐式”淤积,也被前置的预案和及时的清运巧妙化解。这种秩序,不是冰冷的规训,而是对城市生命力的悉心呵护,让热闹归热闹,畅通归畅通,这份“优秩序”的智慧,守护的是成都宝贵的市井本味。

省体育馆外,共享单车分类有序停放。成都市城管委供图

城市的夜间魅力,显于“亮”。夜幕降临,成都为游客“亮”出了一幅古今交融的立体画卷。天府广场的庄严、金融城双子塔的科幻、锦江两岸的朦胧……灯光勾勒成都的城市天际线,也照亮游客夜行的路。

“亮”起来的公共空间,延长了游客的驻足时间,激活了夜间经济,也温暖了深夜仍在漫步的游人之心,深夜的面馆里坐满天南海北的游客,锦江边的晚风格外清爽,24小时书店的灯光依旧温暖着旅人,这一盏灯,诉说成都的待客之心,从不打烊。

最终的城市气质,归于“美”,这一切的最终落脚点,是“人”。“净、优、亮”的努力,共同指向一个“美”的终极目标,城市环境美、生活品质美、市民风貌美、游客体验美。

实现这一切“美”的关键,在于将宏大的愿景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日常细节。城市之美,不仅镌刻在宏伟的建筑与整洁的街道上,更流淌在人与人接触的微小瞬间里,问路时热情的指引,排队时耐心的等候与包容,甚至交谈时一句“来耍嘛”的问候,都能瞬间消弭游客的陌生感,成为一种可触摸,且值得回味的温情。

这种发自内心的友善,无处不在的“美”,让游客感受到的是一座有品位、有温度、有追求的城市,也是城市管理“润物细无声”的极佳证明,当人们生活在一个被精心打理、被尊重和被善待的城市里,自然会生发出一种主人翁的自豪与待客的温情。这份“美”,是最动人、也最持久的风貌。

双节期间成都的游刃有余,看似是特殊时期的超常发挥,实则是城市治理水平在日常中的自然延伸。正是有了平时的久久为功,才有了关键时期的从容不迫。这种“功夫在诗外”的治理智慧,让成都既能经得起节假日的压力测试,也能在平常日子里保持宜居宜游的品质,构建起一座城市可感可及、温暖从容的文旅生态。

节日期间,大邑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值守。成都市城管委供图

这份承载力,源于城市管理的智慧与温度,落点于游客每处细微的体验之中,也正是“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内涵的呈现。

所谓“锦绣”,不仅在于山河的壮丽,也在于城市肌理的精致秀美;所谓“安逸”,也不仅是生活的闲适,更是一种源于良好秩序、人性关怀与内在自信的从容体验。

这份由城市品格支撑起的体验,将穿越假期,转化为“近者悦、远者来”的长久魅力。(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冰岛南岸,天地长卷 冰岛南岸,... 冰岛南岸的天地间,山峦覆着苔衣静静伫立,云雾半绕山巅,似轻柔纱幔。下方草甸黄绿交织,零星石块散落,如...
42年老杭州面馆,片儿川‘鲜’... 提到杭州,你会想到什么?是西湖的美景,还是那飘散在空气中的美食香气?尤其是面食,杭州的面馆几乎遍布每...
让世界读懂中国白酒 风味,是人类饮品世界最直接的感官体验,也是最难以言说的文化密码。它既关乎舌尖与鼻腔的瞬间感受,又与风...
福州联合闽津茶业有限公司陈金堂... 国庆月的北京地铁 1 号线,正成为流动的非遗文化展厅。福州联合闽津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级评茶师...
中国莲藕之乡蔡甸举办烹饪大赛,...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莲藕一直是备受青睐的食材。你是否曾想过,莲藕不仅美味,还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在2...
在科技狠活横行的年代,有人守着... 在科技狠活横行的年代,有人守着3000年古法酿酱油! 在科技狠活横行的年代,有人守着3000年古法...
“通川美食”组团出道 为达州川... 10月12日下午,达州川汉子队将在巴中市体育中心客场挑战巴中红叶队。通川区作为达州主城区,其辖区内的...
原创 素... 素馅饺子很多人都爱吃,清爽不油腻,营养又美味。但是要说起调素馅,估计不少朋友都要头疼了,最怕的就是蔬...
30.00米!趵突泉再创今年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石晟绮据“天下第一泉微信公众号”信息显示,10月11日15时,趵突泉实时水位...
错峰出游福利多,民航直销平台推...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错峰出行”成为出行市场新主流。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截至10...
珠海举行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 央广网珠海10月11日消息(记者张顺鹏)金秋送爽,伶仃欢歌。10月11日上午,珠海市庆祝2025年“...
风向突变,第一批去日韩旅游的人...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
如何计划在非洲尼日利亚建木薯粉... 非洲尼日利亚作为木薯主要种植国家,木薯加工产物木薯粉是尼日利亚常见的主食,受到非洲国家的欢迎,所以木...
共建规则 织链成网 中国—东盟...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参考消息》近日刊发文章《共建规则 织链成网 中国—东盟合作为区域经济提供...
“2025中国白酒全球巡礼系列... 2025年9月23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办的“2025中国白酒全球巡礼系列活动”在伦敦举行启动仪式...
土豆饼这样做才外脆里糯?香肠增... "滋啦——"当土豆丝与香肠丁在热油中欢快起舞时,那诱人的声响总让我想起外婆家那个吱呀作响的平底锅。每...
舌尖上的寻味之旅:特色美食的魅...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真是一点都不假。在这个美食如云的世界里,每一种特色美食都像是一位独具魅力的魔法...
原创 售... 为何西式快餐巨头肯德基,会选择推出黄焖鸡米饭这一中式快餐产品? “打工人工作餐白月光”居然是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