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弄堂口或老字号小吃店,一份金黄酥脆的排骨年糕总能勾起几代人的味觉乡愁。这道将油炸排骨的咸香与软糯年糕的甜糯完美融合的怀旧小吃,藏着老上海人对“浓油赤酱”的执着,更承载着弄堂生活的烟火气。
排骨需选带骨的猪肋排,肉质细嫩且骨边肉香,斩成3-4厘米的厚块,用刀背轻拍松肉质,便于入味。年糕则用宁波水磨年糕,薄片切至0.5厘米厚,质地软糯却不粘牙,油炸后外脆内糯,与排骨形成口感反差。
排骨以葱姜水、料酒、生抽、白胡椒粉、少许糖腌制1小时,糖的加入是关键——既去腥增鲜,又让酱汁更易挂附。年糕无需腌制,但需用清水浸泡10分钟,防止油炸时爆裂。
油温六成热(约180℃)时,先炸排骨至定型,捞出后油温升至八成热复炸10秒,逼出多余油脂,形成外皮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多汁的“咔嚓”口感。年糕则单独炸至两面鼓泡,边缘微焦,捞出后与排骨叠放。
锅中留底油,爆香葱姜后加生抽、老抽、冰糖、番茄酱(或辣酱油)炒至糖化,倒入半碗清水熬至浓稠。关键在“收汁”——酱汁需能挂在排骨和年糕上,却不过分黏腻。淋酱时趁热浇淋,让酥脆外皮瞬间裹满琥珀色的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