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为什么你做的蒜苔比妈妈的好吃?"小孙女歪着头问。
"因为外婆有秘诀呀,"老人笑着戴上老花镜,"来,我教你。"
老味道的新演绎
记忆里外婆的凉拌蒜苔总带着股特别的香气。后来才发现秘密在焯水时——她总会加片干山楂。山楂的酸性物质不仅能保持翠绿,还能让蒜苔更易入味。这个传统被我妈继承下来,现在又传给了我。
处理蒜苔时,外婆总说:"要像给娃娃梳头那样耐心。"确实,撕去老皮的过程就像在和食材对话。切段时保持长短一致,这样拌出来才美观。焯完水的蒜苔要立刻摊开晾凉,堆在一起会变黄。
古法调味方
外婆的酱汁简单却讲究:酱油必须用头道抽,醋要选山西老陈醋,糖得是黄冰糖敲碎的。最特别的是要加一勺自己熬的辣椒油——用菜籽油烧热,浇在干辣椒面上,"滋啦"声中飘出的香气能勾出馋虫。
传承中的创新
现在我会在传统基础上加些现代元素。比如拌的时候扔几颗枸杞,既好看又养生。或者把油炸花生米换成腰果,口感更丰富。上周试着加了点木鱼花,没想到竟有意外惊喜,海味的鲜和蒜苔的辛碰撞出奇妙火花。
情感纽带
这道菜成了我家的传家宝。每次家庭聚会,凉拌蒜苔总是最先光盘。表姐远嫁加拿大,临走前我教她做这个,她说在异国他乡吃到这道菜,就像回到了小时候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