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潭公园开启中秋文化体验之旅,游客在园内猜灯谜、做花灯。 本报记者 刘平摄
本报讯(记者 代丽丽)记者从市公园管理中心了解到,假期第六天,市属公园运行平稳有序,共接待游客49.83万人次,游客量排名前三位的是天坛公园、颐和园、北海公园。中秋佳节,市属公园精心筹备系列特色活动,营造浓厚节日氛围与浪漫赏月场景,为市民游客带来别样体验。
紫竹院公园打造了一场融合传统文化与节日喜悦的盛宴,晚间赏月氛围更是格外浪漫。公园东门布置“月满紫竹·团圆中秋”传统文化图文展,生动展现中秋文化底蕴与历史传承。一场中秋曲艺文艺演出在友贤山馆温情开演,艺术家们轮番登台,带来京东大鼓《锦上添花》、北京琴书《将军令》、快板《韩湘子上寿》等经典曲目,醇厚的唱腔、明快的节奏与生动的演绎,将中秋阖家团圆、幸福美满的美好寓意传递给游客,现场掌声与欢笑不断,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游客度过一个充满传统韵味的中秋佳节。
作为城市副中心重要文化地标,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在中秋节当晚,以“古今同辉·璀璨新城”为主题推出中秋系列活动。南园“政通人和”景点,《月灵的人间奇旅》沉浸式展演开演,身着汉服的小演员演绎千年故事,带观众领略汉代文化,让历史“活”起来。中秋夜专属打卡环节,游客在“月亮”打卡点拍照后,可换仿制汉代“货布”,参与花灯DIY、瓦当拓印等多项互动,还可手提自制花灯漫步汉风景观,在市集体验葫芦画、烙画,复刻古人夜游雅趣。
此外,陶然亭公园推出“艺动陶然”中秋文艺演出,邀请艺术家带来魔术、双簧等特色表演;玉渊潭公园举办中秋传统文化及秋季赏花科普展览,同步开展亲子花艺手作、猜灯谜、制花灯等体验活动,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北京动物园则为动物们定制特色“中秋月饼”,让它们一同欢度佳节。工作人员为大熊猫准备口感与营养兼具的“窝头月饼”,为貘、南浣熊和羊驼搭配贴合食草习性的“苜蓿月饼”,给犀牛、河马打造耐啃咬的“轮胎月饼”,还为熊山动物调配营养丰富的“杂食月饼”。多样美食让动物们尽享“咬月”乐趣,也为游客带来独特观赏体验。
虽然国庆中秋假期已近尾声,市属公园仍将持续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市公园管理中心提示广大游客,错峰出行、文明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