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熊安娜 黄宙辉 通讯员 粤文旅宣 穗文广旅宣
国庆中秋长假迎来第五天,恰逢中秋佳节前夕,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持续升温。
长假以来,广东各地精心推出庆国庆、贺中秋主题演艺活动,戏曲、杂技、音乐会、木偶剧、实景演出轮番上演,与文旅市集、汉服游园等体验深度融合,为假日的文化消费市场注入了浓浓的节庆韵味。
羊城晚报记者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据初步测算,今年国庆中秋长假第五天(10月5日),广东AAA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62.8万人次。
演艺破次元,盲盒粤剧引潮流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广东演艺市场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破壁”实验。
10月2日至8日,广州首部沉浸式互动轻粤剧《公主驾到!》在广州市文化馆限时上演,以“盲盒观演+沉浸互动”的创新模式,为传统戏曲注入青春活力。该剧以经典粤剧《刁蛮公主戆驸马》为蓝本,剧情中巧妙串联多位经典公主形象。观众不再只是看客,依据所抽“盲盒”席位,或化身西域商人参与互动,或作为贵宾体验广府婚俗,在充满无限可能的“故事场”中自然感受粤剧的唱念做打与内涵意蕴。
深圳原创首部跨界融合新粤剧《决战之燎原》于10月4日至6日在深圳保利剧院连演3场。该剧取材自热门网络游戏《剑侠情缘网络版叁》,以“安史之乱”为背景,讲述江湖侠士共御外敌的故事。演出期间,剧院还设置了“大唐集市”主题游园会,由角色扮演者还原游戏场景,首场演出票房达23.6万元。
与此同时,杂技舞剧《化·蝶》在广州上演。该剧以“梁祝”爱情为骨、“庄周梦蝶”为魂,将高难度杂技融入东方美学,被观众誉为“最美杂技剧,最惊险舞剧”。本次演出联合广之旅、南方航空、广汽集团等多方力量,是“文化+旅游+商业”资源整合的一次生动实践。从互动盲盒到文商旅融合,广东正以创新表达打破艺术与观众之间的“次元壁”,让传统剧目不仅好看,更好玩、好懂、好参与。
非遗放异彩,粤韵流淌进城乡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岭南非遗在广东各地大放异彩。从专业剧院到村镇广场,一系列惠民展演让市民游客畅享“艺术大餐”。
非遗木偶奇妙旅,岭南新疆深对话。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推出原创大型民族风情木偶剧《神奇之旅》,将热情奔放的新疆歌舞与细腻灵动的岭南木偶技艺相结合,生动呈现了从壮丽雪山到南粤海滨的时空转换,带来一场跨越千里的视觉奇遇。剧院同期举办木偶嘉年华活动,让观众通过互动体验零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粤韵声声入城乡,名家新秀戏连台。广州红豆粤剧团携《一把存忠剑》《刁蛮公主戆驸马》等多部经典大戏,赴化州、东莞、深圳等地巡演。在化州市杨梅镇林屋村,连续三晚的粤剧演出吸引逾6000人次观看,名家登场,掌声如潮。
10月5日晚,在东莞厚街镇,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崔玉梅携手陈振江联袂登台,献上粤剧经典《一把存忠剑》。10月7日至8日,广州粤剧团打造的“粤苑芳华”国庆专场将登陆白鹅潭大舞台,免费向全体市民开放,持续将艺术温度送至百姓身边。
文旅深融合,空间拓展新场景
广东演艺正突破传统剧场边界,走进园林、邮轮、海洋馆等多样城市空间,打造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岭南韵致在山水间流淌。广东音乐曲艺团将《雨打芭蕉》等经典广东音乐与原创新编曲目融进宝墨园、白云山等景区,让传统音乐在自然实景中焕发新魅力。
都市中心同样诗意盎然。10月5日,广州市二十四伎乐戏剧国风音乐会《三国的三国》在广州大剧院精彩上演。与此同时,广州大剧院携手德国百年钢琴品牌,在人工湖畔推出“叹叹月”系列活动。水上舞台、创意市集与珠江新城夜景交相辉映,月光与乐声共织中秋画卷。
国潮杂技《西游·悟空》的“龙宫夺宝”选段,直接“搬”进了广州海洋馆,演员与鱼群共舞,在真实水景中演绎奇幻故事。在深圳蛇口,“邮轮专场”《梦醉东方》则以八大国风节目,展现杂技与岭南魅力的创新融合。
广东正通过“演艺+文旅”的深度融合,打破艺术与生活的边界,让演艺在创新场景中焕发全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