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河源市龙川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旅游消费成绩单,这背后是龙川借力“百千万工程”与“十带百坊千创客”行动,以“古邑新川”“东江水韵”两条示范带为牵引,成功激活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动能,一条串珠成链的乡村旅游消费新格局已然成型。
国庆期间,走进“古邑新川”示范带上的板塘翰林书屋,书香氛围浓厚,游客络绎不绝。书屋内典籍陈列有序,游客或静心阅读,或品茗闲谈,屋内人气旺盛。文创产品销售同样红火,展现出“文化+旅游”融合带动消费的新天地。好客茶驿·板塘书屋负责人刘俊兴介绍,国庆前几天整体的人流量平均每天有七八百人,一天销售平均下来应该有3000多元。游客陈亚敏说:“我是从市区过来的,了解到龙川有‘东江水韵’和‘古邑新川’两个示范带,今天特意带着家人过来打卡。让我非常欣喜的是,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一间非常有格调的小木屋,既可以看书学习,还可以休息,还能买到很有创意的文创产品,整体来说体验感非常不错。”
沿“东江水韵”示范带而行,东江湿地公园江清岸绿、景色宜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园内游客或步道漫步,欣赏湿地风光,或轻舟泛江,体验生态之美,现场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东江湿地公园负责人魏文辉表示,他们针对假期,对营地进行开发,包括水上桨板、江畔营位打造,新增亲子互动游乐设施。国庆假期,日均游客五到六千人。游客除了龙川当地的,也有市区、珠三角的。
“我从市区上来,看到他这边有桨板,就想体验一下。刚刚我也玩了一下,挺好玩的,难度不大,这边环境挺好的。”游客魏海婷说道。
据悉,“古邑新川”乡村振兴示范带包括板塘村、月乐堂村、枫深村和佗城圩镇等8村1圩镇,以老隆镇板塘村为起点,沿新G205国道往西南延伸至佗城镇胜利村,全长约20公里,立足“古邑时光 焕彩新川”定位,构建“自然原乡”“烟火漫城”“耕读传家”三大主题体验区和“一线通南北,一脉连古今”精品游览路线。
而“东江水韵”乡村振兴示范带串联四都村、新龙村、福光村、丰联村和四都圩镇,以丰稔镇丰联村为起点,沿东江流域延伸至四都镇四都村,全长约15公里,以“东江载青脉 乡韵泊新城”为定位,聚焦农文旅融合,打造主题度假、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多功能融合发展的城乡融合、生态宜居示范带。
从人文底蕴深厚的翰林书屋到自然生态优美的东江湿地,近年来,龙川紧扣“百千万工程”部署,以示范带建设为重要抓手,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有效整合分散资源,将生态、文化等资源禀赋转化为消费增长新动能,不仅提升假日经济活力,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续内生动力。
文、图丨袁文康 黄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