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朝阳市区中心4公里的东部,有一座凤凰山。此前,只听说丹东有座险岭的凤凰山,原来朝阳也有座同名的山啊!这座被乾隆皇帝赐名"凤凰山"的名山,古称龙山,它承载着1600多年的佛教文化传承,是东北佛教的"祖庭"。
山门前牌坊
没见过的花纹梨子
网约车一直把我们送到山门口,司机告诉我们得乘坐景区交通车,小巴车票每人单程十元送客到下寺,其余的中寺和上寺,游客自己负责爬!
进山的路
洞窟
向着距离山门四百多米的交通车始发站行进的时候,抬头观望,山壁上有几十个大小佛龛。用镜头拉近,隐约可见有的洞定里安坐着佛像,不知在那连路都没有的陡峭崖壁上,人们是怎么凿了洞窟又安放了佛像的?
山根下,深秋里的格桑花开得一片灿烂,紫粉白迎风摇曳,在苍黄山体的村托下如歌如诗,美得不像秋天。
这一段上行的坡路果然是相当陡,路程也够远。所以几乎所有的游客都选择了乘车上去。
到了山上放眼四望,便见群山起伏连绵,毛茸茸的绿植深深浅浅,一改此前见到辽西山峦植被覆盖率不高的面貌。果然是佛家圣地,高塔管立万绿葱茏。周边还有小寺院小景观,信步走入,但见秋景浓郁秋实处处,长廊上挂着金灿灿的玉米,坡上挂着硕大的南瓜。
院子里则是宝箧印陀罗尼塔上浮雕的陀罗尼经文,一行行一段段,可惜看半天一个字不认识!
下寺,也就是延寿寺,依山而建,金灿灿佛宝塔在青绿的群山中壮观得像圣殿,红毯的台阶给游客带来了不少庄严气氛,因此大家都自觉肃穆无人高声了。
走上台阶尽头,就看到有女师傅坐在那里,面前摆着不少水果饼干等食品,正动员大家都来吃吃,说这是供果吃了有好处的,我便象征性地摘了一粒葡萄放入口中,算自己吃了供果了!
另一侧殿里传来诵经声,之后一位女师傅走出来站直了腰身说,金刚经刚刚通读一半了。这还真是佛门氛围满满地啊!
踮着脚走进静悄悄的佛宝塔,里面也是金灿灿一片,可惜不让拍照无法直观传达。
塔内分上下两层,上层中间的高台上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血肉舍利,是红褐色的真身舍利。1988年出土于朝阳北塔天宫,是目前中国仅存的一例释迦牟尼佛血肉舍利。
轻轻踏上台阶近距离观看,说真话,舍利小得完全看不清楚。塔内下层供奉的是锭光佛舍利,锭光佛舍利出士于朝阳南塔地宫,是世界上仅存的有文字记载的锭光佛舍利。这两枚舍利的供奉,使佛宝塔成为凤凰山佛教文化的核心圣迹之一。据送我们来的网约车司机说,每逢初一、十五或佛教节日,来这里的人太多了,停车场都不够用,好在今天是个寻常的日子,所以连游客都不是很多。
接着就是慢慢沿着斜坡的公路爬上中寺,中寺也叫云接寺,爬山的路上,石壁上摩崖石刻写有:云接天路,可见高接云天定是爬得辛苦!果然是一路气喘吁吁转了几个弯儿才总算到了!
一座高高的云接塔立在寺院内,这是一座方形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37米(高度略逊于南塔、北塔),分为塔座、塔身、塔檐、塔顶四个部分。
塔座为须弥式,四面各有假门,两侧各雕有三个壶门,壶门内雕有佛和菩萨,两侧配有伎乐人,四角有力士。塔身四角为圆形倚柱,四面正中各雕一尊坐佛,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坐佛两侧各有一尊胁侍,每层塔檐之间均镶嵌铜镜,四角挂风铃。塔顶有一串四颗宝珠的塔刹。
侧殿里传出诵经声,云游的僧人背着行囊出出进进,表情虔诚。而我则找了一把椅子坐下来对同伴们说:你们去上寺吧,我在这里等候。我是真不想再爬到那个山顶上的寺院去了。反正在山西把中国最有名的寺院都看了大半,遗漏一座也无所谓了!
我坐在檐下,听着风儿吹响风铎,叮铃铃如从前朝传来,和着诵经声很有些意境。
扭头望向寺院外,大门正框出一幅山水画,连点景的人物都不断变换着,让你在心里为这画作不断更换名字:进山香客、山野樵夫、云游僧人……
同伴们从上寺回来的时候,妹夫大声说:那上面的建筑太新了,就像昨天才建成的!哈哈,我虽未至然已不觉遗憾了!
上一篇:星子月饼“出海”慰乡愁
下一篇:蕉岭人的灵魂早餐:腌面+三及第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