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仁到黑松露,百年老字号月饼在拼多多做出“新口味”
创始人
2025-09-28 13:25:56
0

距离中秋还剩一个月,惠州水口街道的郭师傅月饼工业园正在进行最后冲刺。整洁明亮的生产车间里,长达数十米的隧道炉全速运转,香气四溢的月饼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准备销往全国各地。

这里不仅是惠州非遗月饼的诞生地,更是承载着五代人坚守与创新的非遗文化传承地。作为广东省“老字号”和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郭师傅月饼”以其独特的叉烧皇五仁月饼闻名遐迩,成为了岭南风味与非遗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非遗月饼:

现代产线坚持“手工温度”

走进4万平方米的厂区,一条条工业化生产线正高效运转。从投料到出炉,一批月饼的生产周期仅需两个小时。高峰期时,这里将有近千名工人同时作业,通过“生产—包装—物流”一站式闭环,日产能最高可达40万个。

但在如此现代化的车间里,有些“老规矩”却始终改不得。记者看到,在生产线上游,几十位穿着白色工装的工人指尖翻飞,用“老手艺”把揉好的饼皮轻轻裹住馅料——这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州月饼制作技艺”里最讲究的“手工包酥”,力道轻了会破,重了会硬,全靠几十年的手感拿捏,才让饼皮拥有“呼吸感”。

手工的坚持源于郭师傅月饼董事长郭汉光对“老味道”的执着。“做月饼跟做人一样,材料不能骗。” 郭汉光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为此,郭师傅的叉烧皇五仁月饼选用山区走地猪腌制冰肉糖浆用惠东山区的鲜菠萝与野柠檬熬制提香,陈皮则采用本地晾晒的新会陈皮调和风味。这些细节,构成了郭师傅月饼令食客记忆鲜明的“传统岭南风味”。

传承之“守”:

非遗技艺与岭南风味的传统坚守

这份对传统技艺的执着,深植在“郭师傅”的家族记忆中。

据董事长郭汉光介绍,郭师傅品牌历经五代传承:1905年是家族传承最早溯源的时间;到了20世纪20年代,郭氏第二代传承人跟随父辈学习月饼制作;1953年,第三代传承人郭佛良及其妻叶桂云传承了叉烧五仁月饼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郭汉光,从吉隆镇供销社饼屋起步,在第五代90后郭宇航的助力下,父子齐心,建起8万平方米生产基地,年销售额突破亿元。

郭汉光接过父辈衣钵后,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郭汉光的月饼店起源于惠东吉隆镇——一个以女鞋产业闻名的小镇。当时,鞋业老板常将郭师傅月饼作为礼品赠送给全国客户,由此郭汉光积累了创业的原始资本。此后,他一度计划向惠东县城扩张,一口气开设两家门店,却因当地烘焙竞争激烈、自身根基薄弱等原因双双倒闭。这次失败让他意识到:扩张必须稳健,根基必须扎实。

此后,郭师傅沉寂数年,转战惠州,在金宝大厦一角开设门店起步,慢慢积累资源。正是这份沉得住气的定力,让郭师傅月饼在诱惑丛生的环境中始终未偏离轨道。“我父亲在吉隆镇曾经有机会去做鞋,当年诱惑很大,但他守住了自己的本业。”郭宇航坦言:“他赚到的钱,全部用于企业经营。”这份克制,也为日后的企业发展沉淀了坚实的资产基础。

图:经典月饼产品采用金色纸盒装

郭汉光的坚守,也体现在月饼的风味和包装设计上。郭师傅月饼有一款“老古董”包装,是沿用了近五十年的金色直筒纸盒,自奶奶那一辈起从未更改。这款朴素却极具辨识度的包装,已成为当地人心中秋节团圆的视觉符号。“只要看到这个金色包装,就知道是中秋。”郭宇航说。

这种对经典的坚守,也体现在生产节奏上。郭师傅的核心产品是脆皮月饼,每年农历二月启动生产,持续至中秋过后,绝不提前囤货。因为一旦储存超过15天,脆皮月饼的饼皮便会吸湿变软,失去口感。

“非遗不是摆着看的,是要吃进嘴里的。”郭汉光说,去年品牌拿到“广东省老字号”和“惠州市级非遗”时,他特意把母亲请回厂里,86岁的老人还能一眼看出饼皮的薄厚。在郭汉光心中,母亲不仅是家族技艺传承的关键人物,更是郭师傅坚守传统风味的象征,“这些传统的技艺和标准,是郭师傅能够历经百年而不衰的根本。”

传承之“变”:

传统月饼现代化转型的线上探索

正是这份对传统的坚守,让郭师傅在惠州积累了深厚的口碑,但也曾受限于地域,面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于是,郭师傅尝试打破地域限制,主动跟上时代脚步,拓展销售渠道。

真正让线上渠道“活”起来的,是90后的郭宇航。“董事长的‘超前’眼光,早在网购刚兴起的时候,他其实也不太懂,但就让我去接触线上。”郭宇航回忆道。

于是,当年还在读高中的郭宇航接过“命令”,从最基础的抄订单做起。“客户打电话来要多少盒,发什么地址,我一笔一划写在快递单上,再去银行查账。”郭宇航回忆:“一天几百单,抄得手都酸了,我爸给我每单5块提成,才坚持下来”。

长年在电商平台摸爬滚打的经历,让他摸清了电商的运营逻辑。现在的郭师傅线上团队,成员全是90后、00后。他们在内容平台发布月饼制作等相关视频,收获了40多万粉丝关注;更关键的是,月饼的销售周期从中秋前的一两个月,被拉长到从3月到10月的“长战线”。郭宇航说,这种调整让线上销量逐年增长,如今已与线下销量持平,实现“五五开”。

郭汉光一开始也担心儿子做线上销售会“砸了招牌”,直到看到实实在在的数据:2022年,郭师傅五仁类月饼在网上卖了6000万元,更获得“国饼十佳”荣誉:同时,在网店成交的深圳客户已经超过惠州本区,其中还有不少年轻的“回头客”。对此,郭宇航总结:“以前觉得年轻人不爱吃传统月饼,是我们没找对触达他们的方法。”

电商平台赋能:

拼多多带来的“包装革命”

线上渠道的快速发展,让郭师傅开始探索更精准的电商合作模式,而与拼多多的合作,成为其突破销量瓶颈的关键一步。3年前,拼多多小二的一个建议,让郭师傅这个传统品牌开始了意想不到的转型。

长期以来,郭师傅坚持使用成本低廉的直筒纸盒,成本仅一块多。郭汉光总认为很实在的认为“过度包装是浪费”。但2023年,拼多多的小二找到郭宇航,提出建议:“中秋是送礼旺季,试试铁盒包装,既能解决月饼渗油问题,还能提升产品档次。”

郭宇航当时犯了难。做铁盒意味着成本增加,一个盒子加礼袋,单份成本要涨六七块,若生产50万盒,成本就增加三四百万,“月饼季节性强,像炒期货,过了中秋半价都没人要,卖不完就亏惨了。”

但拼多多的团队向郭宇航提供了详细数据支撑:北上广白领搜索“中秋礼盒”的数量每年增长,但大多觉得大牌月饼价格过高,更青睐性价比高的老字号产品。“拼多多建议先做2万盒试试。” 郭宇航咬咬牙答应了,结果首批铁盒月饼上线三四天就售罄。2023年全年,这款拼多多“特供”的铁盒月饼卖了30万盒,直接带动郭师傅全网销售额增长10%。

图:铁盒装月饼

在郭宇航看来,拼多多与其他电商平台的区别,在于“愿意陪商家试错”。2021年刚入驻时,郭师傅在拼多多的销售额100万,“那时别的平台只看榜单前10、前20,我们连大促活动的门槛都摸不到”。但拼多多给了郭宇航机会——没有高额入驻费,能参与平台百亿补贴,小二还会主动帮忙分析用户需求。郭宇航说:“比如今年,他们建议我们推出加黑松露的高端款,我本来担心卖不动,结果上线没多久就爆单了。”

入驻拼多多后,郭师傅月饼凭借省级“老字号”的硬核实力成功拿到拼多多的黑标授权。从2021年开始,店铺历年的年销售额分别为100万元、200万元、500万元以及千万元,在平台特供产品的带动下,今年销售额有望达到1500万元,增速达50%。

更让郭宇航意外的是,在拼多多卖得好的产品,在其他平台也能打开市场——铁盒月饼后来在传统电商平台也成了爆款。“多多像个‘试金石’,能在这里卖爆的产品,一定符合消费者真实需求。”他说。

父子接力:

擦亮非遗月饼文化“新名片”

电商渠道的成功,背后是父子两代人在经营理念上不断磨合的过程,这份传承并非简单的权力交接,而是在“守”与“变”中不断寻找平衡。

作为家族企业的传承人,郭宇航曾经认为,继承家业是“不得不做的选择”。高中时,他是学民谣的浪漫艺术生,梦想考去星海音乐学院,却因父亲反对,最终就读工商管理。爷爷也曾在临终前拉着他的手,嘱咐“一定要回来继承家业,要用贤不用亲”。

于是,高中毕业暑假,郭宇航放弃音乐梦想,回到惠州开始接手家族企业相关工作。

刚接手业务时,郭宇航满脑子都是“扩张”。“当时觉得我爸太保守,我的目标是要开100个店、1000个店,要做上市。”回忆当年“初出茅庐”时的情形,郭宇航仍忍俊不禁:“但是后来学费交多了。”最惨痛的教训来自一次包装升级,郭宇航曾尝试年轻化包装,压了几百万库存,最后当废品卖仅得两三万。

这些经历让他逐渐理解了父亲的“保守”,以及为何要坚持不加盟、不融资,只用自有现金流经营的“长期主义”。现在,郭宇航对外总将父亲称为“董事长”,这背后,是对父亲不打无准备之仗,确保家庭与企业经营长期稳定这一理念的高度信服与尊敬。

图:郭宇航(左)、奶奶(中)、妹妹(右)在门店挑选月饼

如今,郭宇航也提出了将新厂房改造成“惠州糕品博物馆”的“新定位、新设想”:一楼设观光工厂、二楼建 3D互动展厅,他计划“从卖产品转向卖文化,解决月饼行业半年经营、半年闲置的问题”。郭汉光一开始不同意,认为“要投入很多钱”。但郭宇航带父亲去考察了桂林的桂花公社景区。面对一批烘焙企业转型文旅的标杆案例,“守旧”的董事长也认可了新模式、新观念。

如今,父子俩的观念碰撞,就这样经常围绕“增长”“破圈”展开。郭汉光追求稳定,“品质比什么都重要,宁愿少赚点,也不能砸了郭师傅的招牌”;郭宇航则有增长焦虑,“企业的经营成本逐年提高,不增长就难以维持运营”。但随着父子合作加深,他们逐渐找到平衡点:郭宇航学会了“稳”,不再盲目扩张,而是专注深耕产品;郭汉光也学会了“变”,支持儿子做电商、搞文旅融合。

“一个非遗品牌为什么要经营几十年?其实它留下的东西就是润物细无声的,就是在每一个非遗文化的细节里。”郭宇航言谈之间,已经像极了他的父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口入魂!虾滑肥牛酸汤面,酸爽... 滚烫的酸汤刚浇在面上,酸辣鲜香的气息瞬间窜出来,吸满汤汁的肥牛卷油润透亮,咬开Q弹的虾滑还爆汁,拌匀...
小城看中国⑮|贵州荔波:喀斯特... 9月16日,为期一个月的2025“赛动黔景”中国・黔南“涌闯荔波”国际野水运动会落下帷幕。来自全球1...
广东双飞4天3晚参团旅游多少钱... 家人们,你们知道潮汕吗?它就像一个藏满宝藏的地方,坐落在广东东部沿海。潮汕地区涵盖了汕头、潮州、揭阳...
花溪区高坡乡云顶片区举行农民丰... 9月27日,花溪区高坡乡白虎坡旅游集散地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以“茂饶稻谷香 阡陌高坡游”为主题的20...
秋游八大处 秋游八大处,至乐寄山林。蒹葭摇白首,柳枝垂温柔。柿果翘枝头,突兀仰天吼。游鱼深水藏,驾驭晒日头。 ...
LBS数据如何让景区运营从“凭... 景区运营管理中,最经典的难题莫过于:“游客都去哪儿了?他们在每个景点停留了多久?哪条路线最受欢迎?”...
惠州“空心村”的蝶变:古村落焕... 9月27日,国庆中秋双节将至,惠州市举行“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精品文旅体项目集中发布暨金秋嘉年华”...
靠谱的桂林旅游攻略 靠谱的桂林旅游攻略:探寻东漓古村的山水诗意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流传千古的赞誉早已深入人心。作为中...
原创 贵...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前段时间我花3天时间逛贵阳,本以为会被黔灵山的猕猴、青岩古镇的卤...
国庆去江西旅游5天团费当地参团... 国庆佳节,向来是旅游的黄金时段。大家都想趁着这难得的长假,走出家门,去领略不同地方的山川美景、人文风...
原创 个... 个人去香港自由行,可以通过飞机、火车或轮船等多种交通方式抵达。从内地出发,最常见的是乘坐飞机或高铁,...
佗城东坝农庄:千年佗城美食飘香... 近期,河源市龙川县的东坝农庄凭借特色客家菜品“龙川一桌菜”成功入选首批“河源一桌菜”推广试点单位。这...
安全无小事!这份国庆中秋假期安... 花好月圆人团圆,国庆中秋假期将至,群众走亲访友、出行游玩意愿强烈,各类节庆活动频繁,家庭用火用气用电...
想去云南旅游必看景点明细以及亲... 云南,一个名字里就带着诗意和遥远想象的地方。它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一片被大自然慷慨赠予了无数瑰宝的...
【丝路IP 机遇中国】金昌:“... 甘肃元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万只奶绵羊基地 新甘肃客户端记者 杨红丽 9月25日,“丝路IP 机遇中国”...
酸辣鸡胗:香辣脆爽的下饭神器,... 有没有一道菜,光是听到名字就让人忍不住咽口水?对我而言,酸辣鸡胗绝对算一个!香辣过瘾的泡椒味,裹着脆...
假期解腻神器!这道白菜烧豆腐让... 滋啦——当金黄的豆腐块在热油里翻滚跳跃,厨房里瞬间飘起诱人的焦香。儿子扒着门框直嚷嚷,妈妈又在做神仙...
旧粮仓焕新颜!“松溪1955·... 烟囱式旋转楼梯、环形观景平台、怀旧主题打卡墙……9月26日下午,南平市松溪县“松溪1955·粮仓里”...
早餐别总吃鸡蛋、牛奶,10分钟... 上学早餐不用跟打仗似的,但早餐还是得吃好。 说白了,我也个怕麻烦的妈。 早早囤了一堆“懒人食材”,...